醫療常識★一天拉十幾次拉成37公斤「紙片人」! 她竟腹藏罕見闌尾腫瘤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天拉十幾次,「紙片人」竟是罕見的闌尾腫瘤在作怪!一名60歲婦人身高150公分,體重只有37公斤,身材猶如「紙片人」,日前因為頭暈、嗜睡送急診,這才意外發現造成她這十多年來每天跑廁所十多次,長期腹瀉的元凶就是闌尾腫瘤。醫師表示,闌尾癌在大腸直腸癌症中,只有1到5%的發生機率,初期症狀很不明顯,容易被當成便秘、吃壞肚子等一般問題處理。

該名婦人表示,自己每天如廁十多次,糞便幾乎都呈水狀,長期腹瀉,以致營養吸收不了,雖曾經到大醫院檢查,卻都查不出原因,多年來一直靠胃腸藥度日。

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高國堯表示,婦人因為連日頭暈、嗜睡,被家人送進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是膽結石併發胰臟炎,原本醫師準備等胰臟炎緩解後再安排切除膽囊,沒想到,術前斷層掃描評估時意外發現闌尾直徑腫到正常的4倍大,管腔內佈滿黏液,推測是罕見的闌尾腫瘤。

由於婦人的腫瘤已出現早期病變,且已逾2公分,闌尾擠壓到盲腸,單純切除闌尾已不夠,為避免闌尾腫瘤癌化,甚至有看不見的癌細胞轉移,醫師決定一併切除右半邊部分結腸,以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一舉切除兩病灶,這才回復正常生活。

方佳偉指出,闌尾腫瘤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早期幾乎沒症狀,要長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導致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引發類似腹脹、腹痛等急性闌尾炎症狀;如果一旦腫瘤越來越大,阻塞闌尾,可能因闌尾發炎造成感染,出現敗血等症狀,而有致死可能。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兒童近視率每5年提早1歲! 兩大發生尖峰年齡是它

日本腦炎多2例! 男子發燒、咳嗽後「講話不輪轉」急送加護病房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告自4月1日起,3種免疫療法藥物給付標準,像給了罹癌病人「一線生機」。實際採用過免疫治療方法的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邱國樑醫師表示,免疫療法除了價格昂貴也並非人人適用,必須審慎與醫師討論。 73歲的周女士因長期咳嗽而就醫,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罹患肺癌第3期。家屬考慮親人...

閱讀詳情 »

急性動脈阻塞或破裂意即俗稱的「中風」,造成血流無法供應組織的疾病,泛指腦血管的病變,但其實四肢動脈亦可能有同樣的致病機轉。絕大部分是由於血栓栓塞導致,常見是因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形成血栓,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心臟內形成的血塊。 腿部或骨盆部動脈血管阻塞後跛行的早期症狀,就是行走一段距離後腳便會「痠、麻...

閱讀詳情 »

謝爸爸生前住院時,求生意志堅定,向醫師表達願意接受積極治療,也選擇了氣切,但最後卻在極端痛苦下,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這令家人相當不捨與難過。為此,他的另一半與女兒決定不要走這一遭,簽署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 謝媽媽被確診輕度失智症,謝家女兒在得知今年1月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上路後,趕緊帶著媽媽至「預立...

閱讀詳情 »

烏干達1名前放射科技師合夥創辦公司,開發1種新的可攜式掃描機,成功挽救16條岌岌可危的生命。 超音波掃描是1項成熟的人體器官檢查技術,但對於電力不足的偏鄉地區,卻是難以負擔的醫療措施。烏干達1家新創公司最近開發了1種新的可攜式掃描機,不需要龐大的設備,只要與筆電或是智慧手機連結就可以進行掃描,大幅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