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兒童近視率每5年提早1歲! 兩大發生尖峰年齡是它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常生活離不開3C產品,不少父母常看著家裡孩子近視度數一路飆升,卻不知如何是好,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提醒,在台灣,近視發生年齡有兩個尖峰時段,一個是7歲至8歲,另一個則是13歲至14歲,而越早產生近視將來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也越大。提早預防才能最大化的控制不可逆的近視。

根據全國青少年視力調查報告顯示,台灣近視率節節高升,最大問題在於近視發生的年齡層越來越下降。1983年平均12歲時才變成近視,至1995年時已降為9歲,2000年更降至8歲,平均每5年提早1歲。

廖昶斌指出,近視主要是由於看遠的成像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之上所造成,大多有眼軸增長問題,也就是軸性近視,國內學齡兒童近視問題大都屬於這一種。一般而言,嬰兒剛出生時的眼軸長平均約17.3毫米,發育完成時的平均眼軸長約23至24毫米,一旦近視,眼軸長每增加0.3毫米即增加近視度數100度。

造成近視的元凶,廖昶斌細數,從基因、環境、人為因素、早產、發育不全到疾病等都有可能。近年來,眾多研究則指出周邊屈光在近視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動物研究中發現即使中心視覺聚焦在視網膜,但周邊影像落在視網膜後方會誘發眼軸增長,表示在視覺發育過程中,周邊屈光占有一定重要的影響比例。

要控制近視,目前大多透過兩面向下手,一是放鬆睫狀肌,二是周邊離焦。點散瞳藥水就是透過放鬆睫狀肌來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周邊離焦則有角膜塑型片與採用周邊離焦的光學鏡片。

廖昶斌說,其中角膜塑型片與一般隱形眼鏡不同,是讓近視者在晚上睡覺時配戴,利用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來暫時改變角膜弧度,使角膜弧度中央變平讓影像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而角膜弧度周邊塑型後,也有周邊離焦的效果;一般晚上睡覺時配戴8至10小時,約有8、9成的人白天不用配戴眼鏡即可獲得清晰視力一整天。

另一方面,廖昶斌說,近年來也有採用周邊離焦設計的光學鏡片,刻意將鏡片的周邊離焦落在視網膜前方,從而避免眼軸拉長的風險,達到控制近視惡化的目標,對於不想使用散瞳藥水或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者,也是一種新選擇。

廖昶斌強調,高度近視會增加未來眼睛病變的機會,一開始有近視時,就得控制度數避免惡化,才能保護眼睛健康,不管採用何種方式控制近視,重點皆要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並定期追蹤。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日本腦炎多2例! 男子發燒、咳嗽後「講話不輪轉」急送加護病房

當心!致死率最高6成的「致命蟲咬」 上周全台6縣市連爆14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via www.wikihow.com  在女人所有衣物中,內褲是最後的防線,也是保護和暗示私處健康的重要工具。 自從進入青春期后,女人的內褲就不再乾淨,而是常常出現透明無色或是乳白色的分泌物。當你看到這些“痕跡”,不必疑心自己患上炎症。下面,愛美網為你...

閱讀詳情 »

  (翻攝自anyelse,下同) 每到夏季,都是寄生蟲病高發期,這跟人們在炎夏喜食冷鮮生食物有關。人體感染寄生蟲的例子屢見不鮮,近期爆出的女子吃生牛肉感染絛蟲就是一個觸目驚心的典型例子, 這些基本都是不當飲食習慣和行為造成的,因此,我們大飽口福的同時,要兼顧身體健康,科學預防。 &nb...

閱讀詳情 »

翻攝pstatp   晚上睡覺,睡著睡著,感覺突然抖一下,然後就驚醒了,這種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為什麼睡覺的時候會突然抖一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睡覺之後抖動呢?關於這個問題,有關專家作了如下解釋: 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我們四肢主要是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