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舉預防胃食道逆流 飲食3大關鍵要注意「乾溼分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壓的生活型態,加上喜愛喝咖啡、吃甜食等,根據衛福部統計,在台灣每4人就有1人深受俗稱「火燒心」的胃食道逆流困擾,經常覺得嘴裡有酸苦味、胸口悶痛、喉頭常有異物感,或是長期不明原因咳嗽、聲音嘶啞等,醫師提醒,其實只要掌握好飲食3大關鍵,有助於預防胃食道逆流。

火燒心、溢赤酸,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指出,國內健檢資料庫統計就發現,超過6成民眾沒有警覺,讓胃食道逆流已儼然成為國人不可輕忽的健康隱患。

胃食道逆流從輕度到重度,可分為:A、B、C、D共四級,一般可透過胃鏡檢查觀察食道黏膜發炎程度來判斷嚴重等級,不過,醫師臨床上也常見有不少受檢民眾自覺無不適症狀,但食道在胃酸的長期侵蝕下早已到達C級的嚴重程度。

鄭乃源表示,長期讓食道處在發炎狀態下,可能誘發癌前細胞變異,增加食道癌風險。哪些人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除了常外食、高壓者,像是用餐速度快或不規律者、有飲酒習慣者、男性、中壯年、肥胖者以及體內異常發炎也都是高風險群。

預防胃食道逆流,鄭乃源建議,可透過3招建立正確飲食習慣,第一招就是「溫和飲食」,挑選好消化、適量纖維質、低甜度水果、無咖啡因飲料,並少刺激性食物。第二招為「乾溼分離」,先喝湯、再吃食物,避免邊吃邊喝。第三招則是「每餐七分飽」,而且睡前3到4小時不進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母吞嚥困難3個月掉3公斤 女兒細心「剪碎排骨」卻引這病反覆住院

疫情怕上醫院效應! 她拖到肛門「流湯、噴膿」大腸癌惡化四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近期疫情嚴峻,目前全台累積260例死亡,其死亡率高於全球死亡率。面對這樣的狀況,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蔡賢龍今(7)日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死亡率增加是正常的狀況,而「炒作死亡議題是不必要的」。蔡賢龍指出,去年多數國家在經歷「第一次」COVID-19病例快速增加時,死亡率都不低,以義大利來說,甚...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台灣在2011年的311大地震,總共捐助日本超過200億日圓,為了感謝台灣,日本航空於6月4日載運124萬劑AZ疫苗來台,可說是台灣的及時雨。住在日本的網紅「阿倫」提及這項舉動,真的讓台灣人安心不少,對於酸民們總說「這是日本不要的」,阿倫更開酸「不要覺得人家都在害我們」。在日本長...

閱讀詳情 »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7)日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會中由指揮中心報告上週全球與國內疫情發展、國內各項醫療量能,疫苗施打規劃以及由各部會報告各項防疫作業執行狀況。行政院決議,延長全國的三級警戒管制,為期兩週至6月28日。針對目前疫情仍未穩定,蘇貞昌在審酌各部會意見後,凝聚共識...

閱讀詳情 »

近期移工群聚感染案頻傳,為避免移工成為防疫破口,各縣市均開始針對移工的防疫安全訂定相關措施。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通報刑事警察大隊協尋1名逃逸外籍移工,而該名移工還是失聯的確診對象,為避免發生隱性感染傳播,刑事警察大隊立即組成專案小組追查行蹤,循線至桃園市龜山區1處社區藏匿住所,經協請桃園市政府衛生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