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走路就氣喘吁吁 恐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一走路就氣喘吁吁 恐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ㄧ名七十五歲的鄭姓老翁,日前因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加上不時就會感到暈眩、胸悶及心悸,導致基本生活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進而至院就醫,經檢查發現,原來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導致這些不適症狀。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微創主動脈瓣膜置換後,才解決胸悶、胸喘問題,同時也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年紀愈大 動脈瓣膜退化狹窄機率愈高

收治該名老翁的花蓮慈院心臟外科主任張睿智表示,心臟每分每秒都在跳動,主動脈瓣膜也跟著開開關關,隨著年紀越大,主動脈瓣膜退化狹窄的機率越高。而瓣膜就像是一扇門,門的開關會配合心臟的收縮,確保血液能以正確的方向流過心臟;正常的心臟瓣膜應該要「打得開、關得緊」,若門的結構出現問題,就會使得門的開關動作出現異常,當血流經心臟時,血流方向就會被影響,對心臟的負擔很重,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傳統手術需開胸、復原時間長 新型微創手術效果優異

張睿智主任指出,鄭姓老翁到院時,其主動脈瓣膜因為鈣化、狹窄嚴重,瓣膜就像是沒關好的門,伴隨著心音,且已經有心衰竭的現象。因傳統心臟瓣膜修補手術需要進行開胸,傷口長達約20公分,因為骨骼、肌肉的傷口,導致病人在術後疼痛感較重,恢復時間長;而利用微創手術,不僅傷口小至7公分內,出血也跟著減少,且復原快。以鄭姓老翁為例,其在手術後隔天早上就轉到普通病房,第七天就已經可以出院回家休養了。

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張睿智主任強調,大部分輕度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多半沒有任何症狀產生,但ㄧ旦出現心絞痛、心衰竭就已是重度症狀;若未接受手術治療,兩年死亡率恐高達5成。因此,年長者若出現喘、呼吸困難、頭暈,或活動後胸悶胸痛,甚至心衰竭,就應盡快就醫確診並接受治療,才能免於猝死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武漢肺炎情持續延燒,全台掀起口罩之亂,許多人買不到口罩,引發民怨,指揮中心從6日起實施「口罩實名制」,由各健保特約藥局透過健保卡系統紀錄,並配售口罩,以增加每個人購買到口罩機會,並避免搶貨、囤貨等口罩購買不公平情事。   上路第1天,許多藥局門口8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密切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奇美醫學中心於1月27日,成為中央指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的檢驗機構。近日因大陸傳出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節節上升,導致民眾人心惶惶,網路上也開始出現許多防疫妙招,但事實上多數都是沒有根據的訊息。   NG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7)日早晨明顯能感覺涼意,中央氣象局表示,大陸冷氣團來襲,台南以北、宜蘭地區,凌晨與深夜低溫下探12度,預計到影響至下周一。天氣影響下,其實目前國內傳染病最大的威脅,恐怕不是武漢肺炎而是流感。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資訊,流感目前仍在高峰期,近期疑似病例約10萬人。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多重慢性疾病老人得長期服藥控制病情,但面對藥袋上各種藥品,一不小心就會忘記如何正確服用,甚至忘記何時該吃藥,為了幫助老年人能安心服藥,高醫藉由工研院文字轉語音技術,加上藥師創意的發想,將藥袋智能化;高醫藥學部副主任呂英豪指出,智能藥袋除了能提醒民眾何時吃藥,更重要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