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走路就氣喘吁吁 恐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一走路就氣喘吁吁 恐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ㄧ名七十五歲的鄭姓老翁,日前因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加上不時就會感到暈眩、胸悶及心悸,導致基本生活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進而至院就醫,經檢查發現,原來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導致這些不適症狀。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微創主動脈瓣膜置換後,才解決胸悶、胸喘問題,同時也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年紀愈大 動脈瓣膜退化狹窄機率愈高

收治該名老翁的花蓮慈院心臟外科主任張睿智表示,心臟每分每秒都在跳動,主動脈瓣膜也跟著開開關關,隨著年紀越大,主動脈瓣膜退化狹窄的機率越高。而瓣膜就像是一扇門,門的開關會配合心臟的收縮,確保血液能以正確的方向流過心臟;正常的心臟瓣膜應該要「打得開、關得緊」,若門的結構出現問題,就會使得門的開關動作出現異常,當血流經心臟時,血流方向就會被影響,對心臟的負擔很重,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傳統手術需開胸、復原時間長 新型微創手術效果優異

張睿智主任指出,鄭姓老翁到院時,其主動脈瓣膜因為鈣化、狹窄嚴重,瓣膜就像是沒關好的門,伴隨著心音,且已經有心衰竭的現象。因傳統心臟瓣膜修補手術需要進行開胸,傷口長達約20公分,因為骨骼、肌肉的傷口,導致病人在術後疼痛感較重,恢復時間長;而利用微創手術,不僅傷口小至7公分內,出血也跟著減少,且復原快。以鄭姓老翁為例,其在手術後隔天早上就轉到普通病房,第七天就已經可以出院回家休養了。

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張睿智主任強調,大部分輕度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多半沒有任何症狀產生,但ㄧ旦出現心絞痛、心衰竭就已是重度症狀;若未接受手術治療,兩年死亡率恐高達5成。因此,年長者若出現喘、呼吸困難、頭暈,或活動後胸悶胸痛,甚至心衰竭,就應盡快就醫確診並接受治療,才能免於猝死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日前因一場車禍造成粉碎性骨折,至醫院放入人工骨板將碎裂的骨頭接合,但術後卻發生高燒不退,傷口也不斷化膿潰爛的情形,診斷後發現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骨髓炎,轉診至大林慈濟醫院,在經過重重手術後,患者才免於截肢的命運。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黃介琦表示,...

閱讀詳情 »

太可怕了,晚餐絕不敢貪吃了!一定要轉給身邊的朋友知道一、晚餐與肥胖90%的胖子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二、晚餐與糖尿病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并且晚...

閱讀詳情 »

習慣睡覺前手機滑一下,就會滑出大問題,最近有越來越多30到40歲患者上門求診,因為在就寢關燈後,還使用智能型手機。 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為現代醫學無法治療,更談不上治癒。關燈後看手機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44歲陳女士日前與先生行房後有出血及身體不適的情形,甚至出現陰道大量出血,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急診後,發現子宮頸處有腫瘤,切片後確診為子宮頸麟狀上皮細胞癌,且為第二期B子宮頸癌,所幸經同步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後,目前病情獲得控制。豐原醫院放射腫瘤科張世宗主任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