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三高控制不良 小心腎病變致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三高控制不良 小心腎病變致洗腎

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止痛藥濫用等,以及其它腎絲球疾病及先天性腎病變。如果不能好好控制上述的危險因子,日後將有很有可能面臨洗腎問題。

40歲以上慢性病健康檢查 揪出腎病危險因子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勝鴻表示,腎功能衰退在早期人體並無太大不適;不少個案就醫時已是晚期,甚至需接受緊急透析。病患早期發現腎病,進而能在醫療機構接受長期追蹤治療,一直是國家腎病的防治目標。

目前腎病的篩檢主要為尿液分析及血液肌酸酐。國民健康局提供40歲以上國人每3年一次(65歲以上則為每年一次)的慢性病健康檢查。其中包含上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肝腎功能的檢查,涵蓋大部分的腎病危險因子。民眾千萬不要忘了自己的權益,務必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出現5種症狀 當心是否為腎臟病變

王勝鴻醫師提醒,如果有下列症狀,(1)小便有泡泡或渾濁、(2)雙腳浮腫、(3)解尿疼痛或腰痠背痛、(4)血尿、(5)夜裡頻尿等,建議至腎臟科門診諮詢是否為腎臟病變。如果本身已有腎臟病相關的慢性病或危險因子,併肌酸酐的異常,都建議在腎臟科做長期追蹤及治療。

如果已知腎功能不佳,且腎絲球過濾率小於45ml/min/m2,也建議務必要腎臟科就診。除了檢驗外,腎臟科醫師更可以根據腎臟狀況檢視與調整目前藥物組合,也可以給予適當的飲食與生活衛教。並根據病人嚴重程度給予專門的治療,如血球生成素、鹼化治療或者低蛋白酮酸治療。

根據2017年台灣腎病年報,台灣地區新進入透析的人口,若以年齡做校正已連續三年呈現下滑的趨勢,呈現台灣腎病防治的成效。但隨著人類壽命延長,老年化社會的到來及醫療照護的持續進步,洗腎人口在台灣仍持續成長。王勝鴻醫師表示,希望在政府、醫界以及全民的攜手努力下,讓台灣腎病防治能有更多進步。

 

【原文章請見:三高控制不良 小心腎病變致洗腎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女性每月生理期總是要用到許多衛生棉或棉條,製造垃圾的一次性產品,每個月累積起來其實製造不少垃圾。根據統計,女性一生約40年的生理期大約要用掉一萬片衛生棉!環保且比買衛生棉還划算的月亮杯,在歐美是常見的女性生理用品。相較於衛生棉的悶熱不適,月亮杯確實是個乾爽又能兼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壓力可以是個人內在或外在環境的刺激,也可以是接受刺激後無法解決時的反應,或者是一段心理調適的過程。總結來說,壓力可以視為「刺激」、「反應」、「過程」三個面向的綜合體。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安全舒適狀態;除了生理層面,還有心理與社會問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一名42歲溫先生雖四肢健全,但手部無法控制地抖動,難以執行夾菜、倒水、擠牙膏、刷牙等日常基本動作。造成家中經濟負擔,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更影響自我的社交活動。經神經學的評估與檢查,診斷為「原發性顫抖症」。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 治療原發性顫抖成效顯著雙和醫院神經內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名主持人于美人之子因虹彩炎引起一眼全盲,經過針灸治療後奇蹟似的看到光線,「虹彩炎」是一種不明原因引起的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虹彩炎以外,睫狀體、葡萄球膜、視網膜也會發炎,但以虹彩發炎機會最高。常見眼睛紅、痛、飛蚊、視力模糊的狀況,久而久之會引發白內障跟青光眼,虹彩炎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