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周新增2名腸病毒重症 15歲少年也難逃

上周新增2名腸病毒重症 15歲少年也難逃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月15日各級學校開學,衛福部疾管署提醒,雖然目前不是腸病毒流行期,但全年都有腸病毒傳播風險。上周新增2名重症病患,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林姃慧提醒,防範腸病毒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洗手,一定要提醒孩子隨時保持手部清潔,如果孩子發燒也不要過於緊張,應讓醫生判斷確診原因。

 

根據疾管署資料,上周確診2名腸病毒患者,都感染腸病毒71型,分別是北部15歲少年與東部6歲女童。北部少年1月7日至9日出現手抖、肩頸疼痛、發燒、嘔吐症狀,第二次就醫才住院治療,檢驗後確診;東部女童在1月17日發燒、口腔潰瘍、手腳紅疹等,18日嘔吐意識不清收治住院,目前2人都出院。

 

由於目前COVID-19(新冠病毒、武漢肺炎)疫情讓所有台灣民眾警決心提高,如果孩子發燒可能都會嚇到父母。林姃慧表示,腸病毒也容易引起發燒,但不容易有咳嗽打噴嚏,大多數口腔內會有咽峽炎,口角也經常出現水泡,也就是常說的手足口,腸病毒71型容易引發重症,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勤洗手保持雙手乾淨。

 

林姃慧解釋,不論腸病毒或流感,甚至現在高度關注的武漢肺炎,都會接觸性傳染,當雙手不小心觸摸到病毒,再不自主碰到眼睛、鼻子、嘴巴等處,就容易引起疾病。其實小孩不一定都能正確好好戴口罩,因此更應該隨時提醒他們用肥皂把雙手徹底清洗乾淨,才能避免很多傳染病發生機會,減少不必要困擾。

 

疾管署也提醒,目前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群為主,惟腸病毒71型仍持續活動,而且腸病毒並非幼兒專利,青少年甚至是成人都有感染的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由於5歲以下幼兒仍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果出現嗜睡或意識不清等重症前兆要立即送大醫院。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例新冠境外移入患者,分別由菲律賓、美國、印尼入境,3人當中2人在當地有出現症狀,但都未確診回國,衛生單位共計接觸者52人,當中25人居家隔離。 本國籍菲律賓染病 10月14日出現症狀服藥緩解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5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AI判讀影片,5分鐘就可研判是否腦中風!台大機械系團隊、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攜手研發出「腦中風快篩」創新影像技術,民眾只需自拍30秒長度的影片上傳,透過利用動態影像分析,就能即時掌握心律、頸動脈狹窄、心律不整等資訊。 台大機械工程系教授蕭浩明指出,頸動脈狹窄為早期腦中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歐美醫療體系幾近崩潰,各種行動限制對於各國之經濟更有莫大之衝擊。然而,台灣未實行大規模封鎖行動,維持正常上班上課與各種經濟活動,至今無大規模疫情爆發,醫療體系也仍能正常提供民眾服務,顯示台灣的防疫政策正確而有效,獲得世界各國高度肯定。相關研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小光升上小學3年級後,新的班級導師經常向爸媽反應小光在課堂上時常動來動去、無法專心,甚至跟同學在課堂上說話或玩了起來,隨著學期接近尾聲,小光似乎越來越難跟上學習進度,回家功課也越寫越晚。導師向爸爸、媽媽表示,小光可能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建議家長陪同就醫。經過醫院完整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