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周新增2名腸病毒重症 15歲少年也難逃

上周新增2名腸病毒重症 15歲少年也難逃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月15日各級學校開學,衛福部疾管署提醒,雖然目前不是腸病毒流行期,但全年都有腸病毒傳播風險。上周新增2名重症病患,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林姃慧提醒,防範腸病毒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洗手,一定要提醒孩子隨時保持手部清潔,如果孩子發燒也不要過於緊張,應讓醫生判斷確診原因。

 

根據疾管署資料,上周確診2名腸病毒患者,都感染腸病毒71型,分別是北部15歲少年與東部6歲女童。北部少年1月7日至9日出現手抖、肩頸疼痛、發燒、嘔吐症狀,第二次就醫才住院治療,檢驗後確診;東部女童在1月17日發燒、口腔潰瘍、手腳紅疹等,18日嘔吐意識不清收治住院,目前2人都出院。

 

由於目前COVID-19(新冠病毒、武漢肺炎)疫情讓所有台灣民眾警決心提高,如果孩子發燒可能都會嚇到父母。林姃慧表示,腸病毒也容易引起發燒,但不容易有咳嗽打噴嚏,大多數口腔內會有咽峽炎,口角也經常出現水泡,也就是常說的手足口,腸病毒71型容易引發重症,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勤洗手保持雙手乾淨。

 

林姃慧解釋,不論腸病毒或流感,甚至現在高度關注的武漢肺炎,都會接觸性傳染,當雙手不小心觸摸到病毒,再不自主碰到眼睛、鼻子、嘴巴等處,就容易引起疾病。其實小孩不一定都能正確好好戴口罩,因此更應該隨時提醒他們用肥皂把雙手徹底清洗乾淨,才能避免很多傳染病發生機會,減少不必要困擾。

 

疾管署也提醒,目前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群為主,惟腸病毒71型仍持續活動,而且腸病毒並非幼兒專利,青少年甚至是成人都有感染的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由於5歲以下幼兒仍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果出現嗜睡或意識不清等重症前兆要立即送大醫院。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深夜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好、睡不著;天亮到公司,沒精神、沒活力。這樣的反覆循環是許多民眾的「現代共病」,常覺得自己睡眠品質差,總是越睡越累,或是根本睡不著,瞪著天花板直至天亮。對此,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敬倫說明,不要勉強自己睡眠,累積「睡眠慾望」,讓睡眠自然發生、讓身體...

閱讀詳情 »

患有子宮肌瘤的孕婦,在懐孕早期、中期、晚期往往分別需要承擔流產、早產,甚至難產,以及產後有大出血和貧血狀況。現在,孕婦有子宮肌瘤不必怕,透過無創手術,不但可以免挨一刀解除肌瘤,同時能順利產下健康寶寶,可說是守護母嬰健康安全一舉兩得! 高醫附院婦產部舉行566 病例成果分享會。(圖片提供/高雄醫學大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年紀增長,身體部分機能退化,是人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對於長輩朋友的照護,家人親友必須格外留心,無論飲食或日常生活都要注意;配合年節將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古珮妤建議,可以將食物製作為泥狀餐點,讓長輩方便進食共享歡樂。高齡社會來臨! 長輩口營養攝取不容忽視聯合國世...

閱讀詳情 »

部分西方人進門後不習慣脫鞋,然而鞋底潛藏致病細菌,家中爬行且免疫力較差的幼兒要小心!多項研究發現,鞋底藏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等細菌。亞利桑那大學的環境微生物學家喬納森塞克斯頓(Jonathan Sexton)表示,鞋底每平方英寸約有數十萬細菌,但他強調,正常人需長期接觸大量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