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會做飯沒關係 7項在家飲食技巧,在家也能吃出健康

不會做飯沒關係 7項在家飲食技巧,在家也能吃出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在家一樣可以吃出健康!不少人聽聞整天待在家裡可能會擾亂用餐習慣,增加對心臟的額外負擔的問題。對此,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杜克大學的健康營養計劃負責人Esther Granville表示,如果每個人遠離家中過度填塞的冰箱,問題反而會浮現出來。不過她認為,人們現在比以往更有機會專注於家中準備健康膳食,她在美國心臟醫學會網站提供了7項在家用餐的健康技巧。                           健康飲食7技巧 在家用餐也能吃出健康

1.計劃性購物:在家制定健康食品的計劃,藉由檢查冰箱中快過期的食物來思考購物問題,限制浪費並節省金錢,網路上有不少示例菜單可以幫助你準備健康食材。

2.不過度購買:疫情期間,雖然每個人都需要做好準備以防商店的食材不足,但是不必要的消費會增加浪費食物的可能。如果外出採買,一定要遵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規範配戴口罩和洗手液。

3.考慮交易模式:線上購物正在迅速發展,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擔心增加開支而不敢線上消費,事實上線上購物的好處是,有些商店會預先告訴你在線價格與實體店面的價格不同,顯示正在消費的總金額,如果發現超出預算可以進行調整。

4.維持均衡飲食:美國心臟協會強調,多種水果、蔬菜、全穀類、瘦肉植物或動物蛋白、魚、堅果和豆類以及非熱帶植物油可以提升飲食總體健康。另外應限制飽和和反式脂肪、鈉、紅色和加工肉、添加的糖和含糖飲料。

5.避免加工食品:購買即食食品一定要先檢查標籤。Granville提醒,為了避免食用到加工食品,如果不能了解大多數營養成分,請將食物放回原處,盡量尋找架上穩定的健康食品,比如考慮罐裝和冷凍的水果和蔬菜,盡可能選擇不加糖食品,鈉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罐裝食品。

6.手邊有健康零食:最好的方式把健康的零食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研究表明,如果拿一碗新鮮水果將其放在盒中,那麼走過來從碗裡拿出水果的可能性要比你想像大很多。

7.調整烹飪計畫:不會做飯不是一個問題,你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調整烹飪計畫。Granville建議,起初先從五到六種會做的食材著手準備,然後在時間和創意允許的情況下,再找出對你適合有用的食材,假如能夠平衡不同的食材,這就是健康飲食的關鍵重點。

參考資料:

7 tips for eating healthy at home

【延伸閱讀】

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

新型SGLT2抑制劑 慢性腎臟疾病第三期臨床試驗達標

聽損兒上課聽不清有解!新系統結合藍牙科技 清晰音訊直送助聽器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肺癌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每57分鐘就有1人死亡。由於肺癌細胞常可驗出「驅動基因突變」,選擇標靶治療前,醫師建議先進行EGFR及ALK兩大基因檢測,用藥能更精準。八旬婦基因檢測 找到治療肺癌新方案有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奶奶,過去曾做EGFR基因檢測,未檢測到基因突變的狀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日前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一場惡火,造成多人傷亡,新北地檢署依業務過失致死疏失,起訴二位護理人員。這場大火也引起社會大眾關注護理師的工作內容,除了繁忙的照護工作背後,還需兼任其他非護理專業的業務,如查核責任區內的電線是否綑綁、老舊及重物碾壓等,護理公會全聯會為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母親節前夕,金馬金鐘雙影后李千那演出最新作品「需要被聽見」,一改以往逆女戲路,演繹都會女子對聽損母親放心不下的情感,更首次擔任「聽力大使」關心長輩聽力,與西哥陳博正攜手演出,為推廣聽力盡一份心力。這次不叛逆! 李千那撒嬌演暖女接連出演叛逆女角的李千那,眼神不自覺流露殺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邁入五月,歡慶母親節,除了送禮、吃大餐等外顯感謝行為外,持續關懷與支持母親、女性朋友的心情更為重要,尤其是職業婦女,會感受到更多的時間壓力,除長期或不定期工作業務外、還需擔負無償的家務處理與照顧責任。根據一份2019年2月發表於《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