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研院學者何美鄉認為 新冠輕症隔離14天應可出院

中研院學者何美鄉認為 新冠輕症隔離14天應可出院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由於中國大陸或日本等地,都有傳出新冠肺炎「復陽」,或原本檢驗陰性突然出現症狀再檢陽性病例,因此台灣中央流行病情指揮中心,將台灣病人解隔離的標準,從連續2次採檢陰性,改成3次採檢陰性。但昨(14)日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呼籲,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最多住院14天就應該出院。

 

何美鄉表示,目前台灣檢驗新冠病毒採用核酸檢測(PCR),但檢驗到不一定是活病毒,有可能是死病毒,並且已經有實驗發現,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發病14天就不具有傳染力。新冠肺炎最有傳染風險的時間在發病5至6天,接著病毒散布能力開始下降,也就是說輕症患者就算核酸檢驗陽性,住院14天就應該能出院。

 

何美鄉強調,防疫不應忽略天氣因素,冠狀病毒在夏季活性會大幅降低,因環境溫度高,不容易在外界存活,並且太陽紫外線也會殺死病毒,所以即將到來的夏天,就是人類對付新冠肺炎最佳武器,同時在流感病毒研究下也發現,身體補充維他命D與鋅,也能就低病毒感染機會,適當營養補充對抵抗新冠也有幫助。

 

何美鄉特別說,目前因為沒有藥物與疫苗,大部分國家只能靠隔離作為預防手段,例如停工、停課、禁航等,但也停了人類許多經濟活動,失去正常生活方式,不知道會持續多久,總有一天所有人要回歸常軌,除了等待藥物與疫苗開發外,夏天就是人類最好優勢,藉著優勢一般人仍然可以在戶外活動。

 

何美鄉提到,目前很多台灣民眾害怕無症狀感染者,但現在台灣找不到來源的本土病例只有12例確診,再傳染給別人的案例也不多,也就是說社區感染風險很低,民眾不需要懼怕,政府與防疫單位應該善用夏季,呼吸道感染症狀低潮的時間,喚醒台灣社會與經濟生命力,可以宣導在夏天不擁擠的公共場合不用戴口罩。

 

何美鄉提醒,面對下一個冬天來到,一定要準備好藥物,建立藥物治療方案,讓輕症與無症狀隔離期降到最短,港埠入境檢疫精簡化,建立高敏感度檢疫方法,抗體、蛋白、核酸等方法相互配合,同時準備好舒適的檢疫旅館,疫苗研發也要有一條龍整合,同時一定要有照顧低端人口的機制。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整理包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6歲許小姐身形較為福態,懷孕後固定於外院產檢,但34週時因出現血壓高、呼吸喘和水腫等情形,緊急送往亞大醫院急診,診斷為子癲前症,因狀況緊急,所幸給予藥物降血壓、施打胎兒肺泡成熟劑以及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後,狀況漸趨穩定,並立即安排引產,所幸母子均安,讓家人大大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常打籃球、排球或羽球等球類的民眾要多注意,當跑跳姿勢偏差時,不小心可能就會造成膝蓋前十字韌帶裂傷或斷裂;一名24歲女性,長期以來左膝蓋一直感到不適加上有點水腫,因此赴骨科門診就醫,經膝部前拉測試的理學檢查,發現膝關節異常鬆動,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患者不僅前十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經常在共餐據點,與鄰居、老朋友一起用餐的陳爺爺,最近吃飯時總一邊盯著桌上食物,又一邊看著自己拳頭及掌心,提醒著自己飯量只能比拳頭多一些,至於蔬菜則要跟飯量一樣多,原來是在營養師協助下,學會「我的餐盤」健康飲食秘訣。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7年公布「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