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治療骨折成果耀眼 榮登國際權威期刊

中醫治療骨折成果耀眼 榮登國際權威期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64歲的蔡女士,因車禍導致左手鷹嘴突移位性骨折,經多位骨科醫師評估,皆建議必須手術,但病人考量有多種慢性疾病而無開刀意願,因此至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求診。經過中醫師徒手復位、護具固定與中藥治療,成功治療骨折,此案例報告已榮登2018年5月Medicine國際權威期刊。

臺灣人口老化  骨折是常見意外傷害

臺灣人口老化,骨折是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陳俞沛主任表示,骨質疏鬆與跌倒是老年骨折的兩大危險因子,老年人的骨骼因鈣質流失,加上骨小樑的支撐能力減低而變得脆弱,骨折容易出現於跌倒、撞擊或長期反覆損傷等事故。一旦不小心跌倒骨折,輕則導致疼痛、關節活動障礙等問題,影響生活品質外,病人更可能因活動力下降、長期臥床,導致褥瘡、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而危及性命。

年長者手術風險高  中醫也治療骨折

手術、麻醉原本就存在相當程度的風險,尤其是年長者的身體狀況較差,慢性病較多,使其風險大為提高,因此對於不需要、不適合或不願意手術的骨折病患,中醫治療成為另一種良好的選擇。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藍誼珊醫師指出,中醫治療骨折的方式先照X光確認骨折的位置與型態,評估手術與非手術之利弊,與病患溝通並取得同意後,即進一步進行徒手復位,並追蹤X光確認復位後的情形,再視實際病況實施固定、中藥外敷、內服藥及針灸治療,並配合復健治療與X光影像追蹤檢查。

中醫治療骨折分三階段 中藥+針灸復原佳

具體而言,中醫對骨折的治療策略可分成三個階段。藍誼珊醫師進一步指出,骨折發生之1至2週內稱為急性期,此時患部組織瘀血凝積、腫脹疼痛,治療應以緩解疼痛、消腫散瘀為主,配合中藥活血化瘀、利氣止痛,此外,在此期間內盡早把正骨復位,骨折嚴重的患者亦應配合骨科手術治療;骨折後第2至6週為亞急性期,此時進入骨斷端接續時期,患部紅腫瘀阻漸漸消散但皮下筋膜仍僵硬緊繃,中藥治療以疏筋活血、和營生新、濡養筋骨為主,促使骨折斷端迅速連接而癒合。

骨折第6週後為功能恢復期,此時斷裂的骨頭與新生骨組織逐漸連接在一起,中藥治療當幫助軟組織修補,滋養肝腎、養血榮筋、壯筋健骨。此時期應配合針灸及復健治療,幫助患部活動功能的恢復,預防肌肉關節沾黏等併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在接受益生菌療法,往往在初期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而這種不舒服的反應統稱「暝眩反應」,也做是所謂的「好轉反應」。所以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並不是甚麼副作用,而是體質正在轉變或是身體正在排除毒素廢物的表現。 以下是食用益生菌可能會出現的「暝眩反應」 另外也有些人期待吃完益生菌不久後,身體健康症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生活繁忙,加上女性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職業婦女選擇「先拼事業,再生孩子」,等到事業有成時想要求子求女,卻發現身體條件已不如從前了。內政部統計,約有六成婦女在30-35歲才選擇走入家庭,現代婦女求學時間較長,進入職場後也開始追求事業的成就和穩定,因應晚婚的趨勢,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疝氣是什麼?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卻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人的身上!你怎麼能不認識它?疝氣專科名醫曾振橿指出,當身體中器官從正常位置移至不正常位置時便稱為「疝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腹股溝疝氣」。也就是原本應在腹腔內的內容物(以小腸為主),因腹壁較弱或先天形成...

閱讀詳情 »

  紅葡萄酒泡洋蔥是一種非常好的保健良方,可以治療多種常見病,比如對膝蓋疼痛、白內障、老人癡呆等都有相當驚人的功效!而且浸了洋蔥的紅酒入口更醇,更易入口,不喜歡喝酒的也可以飲用。 做法 材料:洋蔥2個,紅葡萄酒500毫升(1瓶普通紅葡萄酒配三個洋蔥)   制法:將洋蔥洗淨,去掉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