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醫認為體內毒素與溼氣 導致各種皮膚病

  罹患皮膚病也許不致於要人命,但搔癢難忍的過程卻很煎熬,甚至抓到嚴重出血、流湯水,更是身心俱疲。尤其如溼疹、乾癬等皮膚疾病,常常容易反覆發作,除了遵照醫囑好好治療,作息維持規律正常,飲食的調養更是維持皮膚病不復發的重要環節。

  皮膚病的成因為何?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各種皮膚病的成因主要來自體內毒素和溼氣過重,加上台灣是海島國家,屬於溼熱型的副熱帶氣候,常見皮膚病患體內溼氣積聚,而溼氣又分為寒溼和溼熱2類。臨床上,單一表現不多見,通常是2者並存,因而引起體內代謝失去平衡所致,中醫治療主要是讓體內累積已久的溼氣排出,幫助身體代謝恢復正常,皮膚問題自然就能獲得改善。

  為了不讓身體長期處於潮溼環境裡,通常進行中醫治療過程中,必須盡量減少身體承受外在的負擔。如同「病從口入」的道理,皮膚病患常被告誡在飲食上應避免飲食太油、太鹹、辛辣刺激,禁食易發的海鮮、牛羊肉,只能吃豬、雞肉,甚至嚴重的乾癬病患最好能吃素,待治療2至4周後再慢慢進食豬和雞肉。其他還包括青菜必須煮熟、不能生食,不吃冰冷食物和飲料,酒類更不能碰,才能有助提升體內代謝功能,幫助皮膚恢復正常。

  不少溼疹、乾癬患者容易反覆發作,除了飲食的禁忌,加速去除體內的溼氣也能藉由飲食的調理助一臂之力。鄭愛蓮推薦1道綠豆、紅豆加薏仁湯,比例等量、可加少許糖增添風味,而紅豆利溼、綠豆清熱利溼,前者性平、後者性涼,2者混和可平衡屬性,薏仁則有助健脾利溼,排便正常者皆可食用,但若有便秘情形則不加薏仁,以免加重排便不順。古人的利溼方子「扁鵲三豆飲」也涵蓋綠豆、黑豆、赤小豆及少許甘草,若皮膚搔癢時煮綠豆湯再加2片甘草,有助減緩皮膚不適,但應留意綠豆帶皮才具效用。

  另外,四神湯在冬季也是利溼法寶,四神湯的組成包括山藥、芡實、蓮子、薏仁,也可再添少許茯苓,有助於清熱、健脾利溼,豬小腸處理起來較麻煩,可改豬肉、排骨、雞肉取代,另外也可加些紅棗及梗米煮成粥。烹煮方法部分,鄭愛蓮提供1個小訣竅,其中芡實和薏仁比較耐煮,清洗後可於前1晚先泡水,翌日一併加入其他食材來煮,而乾或溼的蓮子都不能先泡水,否則口感會偏硬不爛。值得一提的是,四神湯內不能加酒,而便秘者不宜食用。

  前述2帖利溼良方,除了在家可利用電鍋烹煮省力方便,1次煮10人分量,待放涼後可分袋冷凍保存,甜鹹隨意,每天1碗亦可,即使外食也不難取得。若一般皮膚症狀者也可煮紅豆、黑豆水,滾10鐘不須爛,作為開水飲用取其氣。鄭愛蓮提醒,冬天日夜溫差大,北部又多雨,皮膚病患更容易復發,提前作好預防可從飲食下手,家中也應加強除溼,皆有益皮膚狀況穩定。

相關推薦

邱大姐今年64歲。半年前,她出現頭暈、乏力,到醫院檢查,有嚴重的貧血。前段時間病情加重,又到省立醫院就診,發現白細胞、血小板均有減少 在住院的邱大姐深深的後悔。她有20多年染髮史,最近也被查出患上嚴重的血液病,醫生說可能是染髮導致的,進一步檢查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圖片翻攝自:http:...

閱讀詳情 »

翻攝自新浪、大紀元       通常我們喜歡將一些保質期短或者一些剩菜剩飯放進冰箱裡冷凍保鮮,但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放在冰箱裡儲存的,有些食物放在冰箱裡不僅不利於保鮮,反而還會致癌。那麼哪些食物不宜放在冰箱裡呢?   圖片翻攝自gig,下同   一...

閱讀詳情 »

媽媽最近晚上睡覺前都會喝這個神秘配方,一大早起來就有感覺了!現在早上超省時間,完全不需要在馬桶上掙扎痛苦,不用出到力,就能排得超順暢!而且一天還不只排一次!!! (圖片來源fatgl.) 黑木耳枸杞汁 黑木耳枸杞汁大約300cc的量,晚上睡覺前喝,隔天起來就能排宿便!大家趕快試試看!! 我媽嗎是買外...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有吃隔夜菜的習慣,我們雖然知道吃隔夜菜不好, 但具體哪不好又說不上來。而且不知道哪些隔夜菜能吃哪些不能吃。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八種食物,男性千萬別吃! 【1,隔夜雞蛋,可以吃嗎】 因為雞蛋如果沒有完全熟透,未熟的蛋黃隔夜之後食用, 在保存不當的情形下,營養的東西容易滋生細菌,因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