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皮蛇纏身難入眠 中醫擊退神經痛雙管齊下

  居住於中壢市的1名七旬老翁自從3年多前從腰、腹部間長出一整片帶狀疱疹,經治療後皮膚表面的紅疹復原,但持續的抽痛並未停止,他北上至大型醫院尋求醫治,還自費服用含嗎啡的強效止痛藥來壓制疼痛,期間經歷服藥、針灸的治療仍效果不彰,直到前陣子透過罹患帶狀疱疹已獲好轉的親戚介紹,決定尋求中醫治療,藉由逼出體內神經節的病毒內外合併療法,在治療3次後已減緩8成疼痛,從原本每晚2小時會痛醒現在進展到能持續睡上6小時,睡眠品質也大幅改善。

  收治該名老翁的中醫師羅永欽說明,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或飛蛇,帶狀疱疹在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7至8成病患會出現於胸部、腰部,其次為頸部、頭部、顏面神經等部位。老翁即是長在腰腹之間的典型病例,他主訴躺向左邊時左側疼痛、躺向右邊則右側疼痛,輾轉難耐,尤其服完止痛藥後,整日戰戰兢兢活在疼痛隨時發作的陰影中,病程很辛苦。此外,臨床上也遇有少部分病患長在眉心和頭部,連帶引發頭痛和偏頭痛症狀,也常讓病患感到椎心煎熬。

  帶狀疱疹的罹患成因,其實是由潛藏於體內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小時候感染水痘痊癒後,病毒會躲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內,可能一躲就長達40年,當病患因勞累、失眠、感冒或年老等因素造成免疫力下降,躲藏在神經節內的病毒被活化,開始大量複製沿著神經和細胞走向皮膚表面,致使疼痛發作。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2萬名帶狀疱疹病例,其中約1200人會嚴重發作,常見發作於4、50歲之後,這些人因而飽受神經疼痛之苦。羅永欽進一步解釋,通常罹患帶狀疱疹初期麻麻癢癢會有痛覺,當幾天後冒出1顆顆的皮疹後,就能獲得確診。多數帶狀疱疹病患經過治療,快則7至10天,慢則14至20天,皮膚上的紅疹或小水疱就會結痂轉好。僅有少數約10%至15%,因體內皮蛇的神經毒性被活化,水疱癒合後疼痛仍未消除,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中醫治療帶狀疱疹採取內服外用雙管齊下的治療方式,運用每周1次獨特的穴道震動療法,針對尺澤、曲澤、委中3個穴位,在穴道和周圍皮膚進行震動治療,產生溫熱效果,將病患的體內皮蛇神經節的病毒逼出皮膚表面,再搭配每天內服清熱解毒的中藥促使體內暗藏的毒性排泄體外。治療期間皮膚表面大量冒出1粒1粒的黑色皮疹,疼痛會逐漸減輕,約1周後皮疹消退,神經抽痛感也會大幅改善。面對中西醫幾乎束手無策的帶狀疱疹,經羅醫師治療後預後良好。

  羅永欽提醒,帶狀疱疹治療期間應禁食燥熱、補性、醃漬類等食物,調味勿過油過鹹、辛辣、應以清淡為主,酒類能不碰就別碰,並多食青菜、水果,盡量保持心情愉快,生活作息規律,有助疼痛減輕盡速復原。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台北報導 台北市在第一市場、第二市場、環南市場等批發市場疫情連環爆之後,被外界質疑沒做疫調,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也說「確實資料不多」,再度引爆中央、台北市互摃。陳時中今(5)日下午再度直接點名台北市政府發言人「有什麼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級警戒以來疫情最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這段時間來看,不管是發病日、採檢日或通報日,這一波疫情相對是比較少的。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28例本土病例,其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已經穩定的屏東印度Delta變異株群聚及相關感染事件,意外再爆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證實相關匡列者當中,又有1人最終確診,該案15163原來檢驗為陰性,但在轉入集中檢疫所後再次檢驗卻陰轉陽確診,目前研判有可能的感染源有2個地方,但研判對社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加碼捐贈給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第二批配發今(5)日開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公布,配發總數為89萬3900劑,而分配給各地方政府的數量公式也曝光,這一波是以65歲到74歲長者的20%人口數來核估,陳時中強調,希望在這一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