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久不見「好朋友」  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搗亂

久不見「好朋友」 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搗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媒體報導,藝人小禎近期瘦身有成,其實在4年前曾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困擾,因為雄性荷爾蒙異常,體重在半年內直線飆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複雜的代謝異常疾病,好發於生育年齡的女性,盛行率約5-10%。

該病常見症狀包含經期不正常、痤瘡及多毛症,即毛髮出現在唇上、鬢角、胸毛、肚臍下方、大腿內側等雄性化徵兆,及早發現改變生活型態與藥物治療,症狀,才能及早獲得改善。

口服常規避孕藥 避孕外更助治療部分痤瘡

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奐樺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目前治療用藥包含常規避孕藥、刺激排卵藥物、糖尿病藥物等,會依照患者情形來評估用藥。由於年輕患者居多,這些患者多數有避孕需求,因此最常採用常規避孕藥,不僅可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造成的經期異常,部分口服避孕藥內含的抗雄性荷爾蒙的黃體素,具有可以治療痤瘡、改善多毛症的好處。

陳奐樺醫師提醒以常規避孕藥治療時,應持續使用,不要隔幾個月後間斷又再次服用,因為間斷服用會使體內荷爾蒙處在不穩定狀態,應連續使用至有生育需求時再停藥,停藥約二至三個月,即會恢復排卵功能,無須擔心不孕。

若是有懷孕需求的女性,則會透過排卵藥促進排卵,藉此提高受孕的能力;而若是較肥胖或糖尿病高風險的患者,則可使用糖尿病藥物來治療,改善體內胰島素抗性及控制體重,但無論哪一種治療都需耐心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效。

即早發現、治療 避免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陳奐樺醫師提醒,由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易察覺,因此若經期3個月未正常報到時,應盡早至婦科檢查,尤其經期長期處於不規律狀態時,子宮內膜會逐漸增厚,未來可能發生子宮內膜增生,甚至是子宮內膜癌;此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因荷爾蒙失調,也容易有肥胖、血脂異常等代謝問題,未來更可能引發第二型糖尿病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因此,陳奐樺醫師呼籲女性應注意自身經期規律性以及體重控制,除及早就醫、改善生活型態以維持體重外,建議搭配藥物治療改善症狀然而使用口服避孕藥仍須先由醫師診斷,判斷是否適用。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台中1名50歲的趙女士因連日上腹痛,先至診所看診2至3次都不見效果,也沒出現發燒、黃疸等症狀,於是改赴醫院於門診透過「重點照護式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檢查,確診為典型急性膽石性膽囊炎,當下轉急診並會診外科緊急開刀,才免於因膽囊破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來自美國的Danielle Rizzo,在精子銀行挑到一個幾乎完美的捐精者,但生下兩名孩子都被診斷是自閉症,更發現包含她的孩子,共有12名自閉兒都來自同一捐精者,問題疑似來自父親遺傳。多倫多大學自閉症專家Stephen Scherer指出,確實有些高風險自閉症基因。不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紫外線是白內障的危險因子!淡水有一名熱愛海釣的釣客,眼睛常因長期暴露海水反射的陽光,罹患白內障。考量患者年紀較輕,戶外活動量又大,眼科醫師沈詩詠評估建議手術置換全視線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其白天戶外呈黃色可防護紫外線,室內或晚上光線轉暗,又變回透明,即使夜間開車,視線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拜醫藥科技進步之賜,許多癌症已有如慢性病般,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有機會長期存活!臨床上,就有一名乳癌肺轉移病人,在手術切除後進行針劑化療,接續以口服化療藥治療數年,患者目前疾病控制良好。乳癌轉移 可有長期存活機會這位乳癌肺轉移病人,是手術切除之後,用口服化療藥治療很成功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