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乙型鏈球菌找上門 益生菌助孕婦脫離感染威脅

乙型鏈球菌找上門 益生菌助孕婦脫離感染威脅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有位33歲雙寶媽咪陳小姐,3年前第一胎因未進行乙型鏈球桿菌篩檢,寶寶剛出生就須住在保溫箱內治療,讓她心疼不已!隨著篩檢意識抬頭,在懷第二胎寶寶時,聽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何銘醫師的建議,除了在產程時注射抗生素治療外,更提早於孕期第28週搭配口服GR-1和RC-14兩株益生菌,預防生產時新生兒產道垂直感染乙型鏈球菌的風險,最終第二胎寶寶平安健康地出生,讓陳小姐與丈夫放下心中大石,開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注重孕期保健 預防寶貝感染風險

何銘醫師指出,台灣懷孕婦女約有18-20%產道帶有乙型鏈球菌,在產前若無經抗生素治療,其新生兒有50%的機率於出生後檢出身上具乙型鏈球菌,其中又有5-10%的新生兒有嚴重感染的風險,可能導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重大併發症,嚴重甚至喪命。

產前注射抗生素 難達確實預防效果

目前預防新生兒感染乙型鏈球菌有兩種方式,一是於產前四小時注射抗生素,二是懷孕後期服用GR-1和RC-14益生菌。何銘醫師表示,第一種注射抗生素的方式仍存在許多限制,由於許多孕媽咪會因抗藥性、過敏反應或急產而來不及注射,導致效果不彰,因此若是希望達到更有效的預防,於孕期時補充益生菌為較好的方式,且根據先前發表於國際期刊TJOG的臨床文獻指出,針對100位懷孕35-37週且患有乙型鏈球菌的孕婦,以雙盲、隨機方式口服安慰劑或GR-1和RC-14兩株益生菌,發現服用益生菌可以顯著減少孕婦40%-50%產道感染乙型鏈球菌的風險。

孕前預防要做好 媽咪生產不再心驚驚

根據此臨床研究成果推測,孕婦於懷孕後期可藉由補充GR-1及RC-14益生菌,維持陰道菌叢平衡,可預防和改善細菌性陰道炎與黴菌性陰道炎外,更能有效預防孕婦及寶寶感染乙型鏈球菌的風險,不僅減輕了孕期的擔憂,也讓孕媽咪能夠安心生產。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尼莎及海棠颱風雖已遠離,但仍造成部分地區傳出積水或淹水災情,雨後積水易成為孑孓孳生的溫床,疾管署呼籲,風災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民眾應迅速清除戶內外積水,做好環境清潔,落實戶內外病媒孳生源,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的清除,避免病媒蚊孳生,降低疫情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今年25歲藍小姐在17歲乾癬發作,家人手足無措,甚至帶她找廟公,在乾癬病灶上畫硃砂、施法術,但還是沒有效果。平常她總是穿長褲、長袖,事實上,藍小姐很希望有一天可以穿上泳衣,自在戲水,所幸經過生物製劑治療,病灶明顯改善,終於可以大方換上泳衣,去游泳池、海邊戲水。台北、林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國前第一夫人南西‧雷根與貝蒂‧福特皆曾罹患過乳癌,經過乳房切除與治療後均復原良好,分別以高齡94歲和93歲辭世,幸福長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強調,乳癌患者只要接受正規治療,成功率相當高,長期存活率也非常好,千萬不可放棄治療。乳癌患者及早...

閱讀詳情 »

黏土可以用於治療牙齦炎與齒槽膿漏(牙齦炎如果沒有治療,就會發展成齒槽膿漏),行動的第一步就是每週用黏土刷三次牙。 每週用黏土刷三次牙 如果你找不到內含黏土的牙膏(許多保健食品專賣店裡都買得到),可以改用食用性黏土粉末──將黏土粉末與海鹽或小蘇打混和,調成膏狀的黏稠度來刷牙。 黏土具有吸收力,所以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