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前哨淋巴結偵測 讓她保留腋下淋巴

乳癌前哨淋巴結偵測 讓她保留腋下淋巴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40多歲的郭女士,去年底在洗澡時摸到右側乳房有腫塊,但心想兩個孩子都是自己餵母奶,且生活飲食正常,不是高危險群,就不以為意;幾個月後,陪朋友到醫院看病,自己順便做檢查,竟發現乳房有惡性腫瘤。醫師在進行惡性腫瘤切除手術時,為郭女士偵測前哨淋巴結,術中切片結果顯示淋巴結未受侵犯,於是施行切除腫瘤的乳房保留手術,避免傳統的腋下淋巴結廓清術。術後郭女士恢復良好,且未發生併發症。

前哨淋巴結偵測 免去淋巴摘除併發症

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沈陳石銘醫師表示,過去的乳癌手術,通常不論期別及浸潤度,都會進行腋下淋巴廓清手術,病人在術後容易產生肩關節僵硬、疼痛、患側上肢淋巴水腫等後遺症,嚴重者甚至無法自行穿衣,造成生活上極大的困擾。

而近年來,由於推動癌症篩檢,愈來愈多乳癌在很早期就被診斷出來;沈陳石銘醫師,若前哨淋巴結的化驗結果顯示沒有乳癌細胞,原則上表示腋下淋巴沒有被侵犯,就不需要拿掉整個腋下淋巴,不僅手術時間大幅縮短,且出血少、傷口小,並可減少因淋巴結摘除而產生淋巴水腫或其他併發症的情形。

非所有病人都適合前哨淋巴結切片偵測

沈陳石銘醫師說,乳癌治療已朝向精準醫療發展,在手術時取下前哨淋巴結檢查化驗,可做為腋下淋巴結是否受到癌細胞轉移的指標,但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前哨淋巴結切片偵測。若術前發現腋下淋巴已經有轉移,而病人選擇先接受手術治療時,就不做前哨淋巴結檢查,直接在手術時進行腋下淋巴廓清術;臨床上,只要無懷疑淋巴結轉移的較早期乳癌,原則上都適合做前哨淋巴結切片偵測。

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達9成 定期追蹤是關鍵

沈陳石銘醫師強調,乳癌在發現確診那一刻,就決定了大半預後。現今乳癌已是個可治療控制的疾病,若能早期發現,不僅可做乳房保留手術,達到美觀及良好的生活品質,早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更達90%以上。建議女性朋友在成年以後,要定期讓專業醫師做基本檢查,35歲以下原則上做乳房超音波檢查,35歲以上則可以考慮做基本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之後再定期追蹤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9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長得像大樹一樣,但若是不如人意時,該怎麼辦呢?時序入秋,今年九月七日正值白露,也是傳統中醫認為適合邁入青春期的孩童,服用轉骨方的節氣,家長最好是帶孩子就醫診治,辨證論治後對症下藥。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醫師表示,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愛路跑嗎?但跑完馬拉松後,總讓人感到雙腿痠痛,甚至「鐵腿」,連走路都很困難。中醫師提供簡單的穴位按摩,只要找到大腿外側的風市、梁丘、膝陽關、陽陵泉,各穴位按壓3分鐘,即可快速代謝乳酸、減緩痠痛。路跑促進全身臟腑機能台北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陳俊良表示,路跑可促進全身臟腑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八仙塵爆二周年了,24歲的傷友邱馨慧說,當時全身74%燒燙傷,經過一年多來忍痛復健,現在生活回到正軌,非常感謝長庚醫療團隊的協助及鼓勵,讓她有動力繼續走下去。號召傷友走出來 不怕面對人群邱馨慧說,在復健過程中也體認到心理的建設,遠比身體的復健還要困難,需要面對許許多多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0歲婦女,內側膝關節嚴重退化,造成兩腿呈現外八,長年走路疼痛,就醫後被評估需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經由使用機器人手臂微創手術治療,這位婦人隔天即可下床,住院3~4天就能出院,術後雙腿明顯變直,加上積極復健,目前能走也能蹲。7成老年人 膝關節退化根據統計,國內70歲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