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癌大作戰 中西醫併治,是最佳治療策略!

乳癌大作戰 中西醫併治,是最佳治療策略!
醫師林俐嘉指出,中醫介入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術後不適,同時也消除病人不敢進入西醫療程的疑慮,中西醫合併治療乳癌是雙贏局面。

陳恆光/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也是全世界最常見的女性癌症。一般人總是聞“癌”色變,避之唯恐不及,尤其東方女性較為保守,乳房有異狀通常忌諱談論,或是害羞給男性醫師診治而延誤病情。

 其實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相當好,以第一期乳癌為例,治療之後的5年存活率高達95.6%,術後妥善調理,生活幾乎與正常人沒有兩樣。 有些病人會害怕放療、化療、標靶治療所帶來的痛苦及後遺症,而拒絕西醫治療。其實,在手術之前就應該進行中醫體質調理,使病人儲備能量、精氣充足,才有元 氣面對後續猛烈的西醫治療。

 因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林俐嘉指出,中醫介入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術後不適,同時也消除病人不敢進入西醫療程的疑慮,中西醫合併治療乳癌是雙贏局面。

 《術前術後中醫調理,固本培元,提升自我抵抗力》

 賈女士是國立大學教授,平日埋首於研究與教學工作中,生活十分忙碌。身為醫學院教授,她深知癌症術後放療、化療、標靶治療必經辛苦過程及種種副作用,所以當確診罹患乳癌之後,她立即選擇中西醫併治方式積極抗癌,還將其中西醫抗癌的心路歷程撰寫成書,鼓勵病友。

 林俐嘉醫師認為,手術之前應由合格中醫師,依照病人體質進行辨證調理,提高自我體力與修復能力。手術之後,同樣藉由中藥、針灸與藥薰來改善失 眠、疼痛、焦慮、食慾不佳、嘔吐、舌痛、口破等症狀。「固本培元、補氣養陰」是中醫調理的基本原則,人必須吃的好、睡的好,才能迅速恢復。

 在使用具強烈破壞性的殺癌細胞西藥之後,人體正常細胞會遭受某程度破壞,免疫力也會下降,這時候會容易虛弱、感冒生病,使用中醫療法就是在防堵後續「虛 證」的產生及擴大。醫學中心有研究顯示:乳癌婦女使用中醫藥療法調理,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因此為了預後良好、提高抵抗力、維護生活品質,術前術後的中醫 調理是必要的。

 《實證醫學證實,中西藥併用,可以降低西藥副作用》

 今年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發表在整合醫學類第一名的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研究指出:台灣乳癌患者同時併用中藥與西藥(tamoxifen)治療乳癌,比較單純使用西藥治療,併用中藥的那一 組有較低風險得到子宮內膜癌。Tamoxifen是治療乳癌常見的賀爾蒙藥物,但是這藥物有個壞處,就是會增加病人罹患子宮內膜癌2-7倍的風險,然而併 用中藥卻可以降低此風險,這表示併用中藥可以改善病人體質,減少西醫治療副作用,真是乳癌患者的一大福音!

 《中醫治療乳病,見微知著,改變容易罹癌體質》

 癌細胞不是一天形成的,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腫瘤,中醫專長就是改善容易滋生癌細胞的酸性、痰濕體質。中醫理論認為「乳房屬胃,乳頭屬肝」。喜歡 吃冰、甜食、乳製品的女性,體內溼氣會比較重,容易會有腹脹氣、大便黏膩、經前乳脹、四肢沉重等症狀,使用健脾化濕類的中藥,可以改善乳房腫脹症狀。

 而事業心重、居主管要職,經常勞心傷神、日夜顛倒者,容易有“肝氣鬱結”的體質傾向,因此中醫認為“情志不暢”是乳癌產生的催化劑,因此使用疏肝理氣、寧心安神的中藥,或是一週針灸神門、外關、風池、三陰交等穴2-3次,並搭配八段錦運動可以達到疏肝鬱、寧心神的效果。

 置之不理的乳房病灶有可能會往惡性腫瘤方向發展,因此在早期不適就應該積極治療,林俐嘉鼓勵女性朋友只要發現乳房要異狀,不論是疼痛、硬塊、不明分泌物,及早就醫。除了使用中藥、針灸與藥薰之外,規律起居、適當運動、休息紓壓是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

更多養生保健常識、醫藥衛生新訊,請鎖定央網「醫藥保健專頁」: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coluOutline.jsp?coluid=452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下同 舌頭可以說是人體中功能最多的一個器官,它靈活的肌肉不但讓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可以有陰陽頓挫,上面滿佈的味蕾還能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但你知道嗎,舌頭是口腔內最靈活的,人體的很多疾病也可以通過舌頭表現出來,它就像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舌苔發黃】 一般多見於熱性疾病的過程中,表明邪...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tartupStockPhoto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班族工作焚膏繼晷。對老闆而言,最喜歡做事積極、認真與盡心盡力的員工。但樂於工作與工作狂是兩回事,雖然這兩者的界線難以區分。尤其...

閱讀詳情 »

「微笑」看似簡單,卻需要動用到臉部大約十七條表情肌肉。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提醒,隨著年紀增長,除了膠原蛋白無可避免地會流失、皮膚角質層變薄之外,而表情肌肉欠缺運動,導致肌肉層流失也是另一個造成臉部皺紋產生的重點。因此,若能適度運動臉部表情肌肉,對於防老抗皺似乎也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喔!  想要找回迷人...

閱讀詳情 »

文.劉姵呈 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由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的趨勢預估,今年台灣的老化指數將突破100%,也就是說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會比幼年人口(十四歲以下)還要多;代表少子化跟高齡化的曲線呈現出黃金交叉。因應總統蔡英文推動長期照護政策,將以指定稅收(營業稅、遺贈稅、房地合一稅)加上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