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工植牙技術日新月異 科技輔助「植」得安心有保障

人工植牙技術日新月異 科技輔助「植」得安心有保障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隨著植體材料和植牙技術的進步,以植牙的方式修復缺齒來重建咀嚼功能和美觀,已是1種普遍的醫療方式。儘管人工植牙技術已臻至成熟,仍有不可輕忽的風險,包括部分病患可能面臨上顎植牙恐造成上顎竇穿孔感染或下顎植牙可能傷及齒槽骨神經等風險,但現今藉由高科技的數位導航和藍光植牙的輔助,已大幅提高植牙安全性。


牙科醫師鄭聖達表示,通常植牙前需經過評估是否適合植牙,例如糖尿病患傷口不易癒合、先天性免疫疾患以及骨質疏鬆症服用骨鬆藥物恐影響骨頭正常代謝,都可能造成植牙的併發症;再者,植牙安全關係到神經和血管,某些亞洲人和台灣人的牙床骨量比歐美病人少或較狹窄,植牙條件相對較差。


然而,治療上醫師若僅憑手感和目測進行植牙,可能在角度或方位上出現誤差,鄭聖達指出,若能藉由電腦斷層掃描在手術前掌握牙床結構、骨質狀況及適合植牙的區域,結合影像檢查及數位口掃檔案,結合牙床骨和黏膜、牙齒位置的影像,利用電腦計算印出數位導引板,就能在術中幫助醫師判斷正確的位置。


鄭聖達說明,植牙過程搭配新技術如影像檢查配合儀器植牙定位,採用動態導引植牙的方式,就能縮短手術時間,增加手術預期性,降低植牙失敗的風險。此外,來自美國較新的技術則是動態3D影像搭配藍光導航系統,雖無口內導引板,但依據術前制定的治療計畫,利用藍光追蹤口內定位儀,看到肉眼難測的死角或神經部位,能精準針對植牙預計鑽孔的位置,術中並及時校正方向位置是否正確,能降低誤差值。 植牙前必須掌握植體的長度、植入的角度、平行度,並能與骨基緊密結合,鄭聖達解釋,導引板和藍光植牙都能幫助初學者醫師操作植牙更順利,但醫師的專業與經驗仍是不可缺的,尤其有些病例植牙的深度與骨頭、神經血管的距離較近,手術難度較高,若不慎鑽孔時碰到神經或血管就會出血、甚至麻痺,藉由導引板和藍光植牙能讓醫師對於神經血管的位置一目了然,定位精準、縮短手術時間,避免後續產生可能的併發症。


針對3顆以上缺牙或All on 4、All on 6全口重建植牙,藉助導引板植牙或藍光植牙,都有助定位精準、提升植牙安全性。臨床上1名近7旬的高齡奶奶,原本很害怕植牙,經過討論溝通後,選擇使用導引板定位方式,進行下排6至7顆植牙,手術時程大幅縮短,且術後傷口復原快,現在已能開心享用美食。


台灣的植牙技術雖然已很普及,而且術前及術中都有高科技的輔助,能大幅縮短植牙時程,鄭聖達提醒,坊間部分診所強調1日重建的植牙方式,並非人人適用,有些病患骨頭條件太差,仍需骨頭癒合時間才能承載咬合的受力,植體旁至少應有2mm的骨頭會比較理想,建議消費者應尋求專業且有豐富植牙經驗的醫師,多諮詢多比較,才能降低植牙失敗的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3餐老是在外竟引來乾眼症 更年期婦女高油脂飲食惹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而兩性生活中,不少有關精子、精液的迷思,也在網路上流傳著,像是「什麼顏色的精液才健康?」「精蟲數量多少才算正常?」「當精子變成精液的旅行是如何進行的?」來聽醫師詳細解析。 精子從睪丸花60天製造完成 男人的精子有傳宗接代的象徵意義,精子從睪丸花60天製造完成,經由細精管送...

閱讀詳情 »

炎炎夏日走在大馬路上手腳都快要融化,恨不得趕緊衝進冷氣房,再來杯冰涼手搖飲為自己降溫,雖然可以獲得立即的涼爽快感,但忽冷忽熱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反而讓夏天血壓更難控制。想清涼解熱,不如來碗營養師推薦西瓜沙拉,除了能防曬,還可幫你穩定血壓、防失智! 西瓜含瓜胺酸、精氨酸 穩定血壓不可少 西瓜中豐富的的瓜...

閱讀詳情 »

「媽~今天好熱阿,冰箱有沒有西瓜可吃?」夏季天氣炎熱,上班族一回到家就急著找消暑食物來吃,其中,清涼解渴又有飽足感的西瓜就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老一輩的人常說:「晚上別吃西瓜」,為什麼呢?快看女中醫怎麼說。 西瓜含有豐富的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是養顏美容、保健腸道和預防癌症的好幫手。...

閱讀詳情 »

炎炎夏日窩在冷氣房可謂最好的消暑選擇!不過,中醫師提醒,若民眾夏季過度貪涼,常待在冷氣房又嗜吃生冷、冰涼的食物,恐致暑濕感冒上身。除了容易頭暈不適,更可能使惱人的腹瀉問題找上門,讓「小菊花」苦不堪言! 夏季感冒是風熱惹禍?暑濕勾結是關鍵 中國知名中醫師路志正在其著作《養生茶療:中醫大師教你喝出平衡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