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家常說「晚上別吃西瓜」…女中醫來解答「Why?」

「媽~今天好熱阿,冰箱有沒有西瓜可吃?」夏季天氣炎熱,上班族一回到家就急著找消暑食物來吃,其中,清涼解渴又有飽足感的西瓜就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老一輩的人常說:「晚上別吃西瓜」,為什麼呢?快看女中醫怎麼說。

老人家常說「晚上別吃西瓜」…女中醫來解答「Why?」

西瓜含有豐富的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是養顏美容、保健腸道和預防癌症的好幫手。國人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2至4份水果,但現代上班族白天忙工作,常常要等到下班回到家,才有時間好好坐下來休息、吃點水果。正值西瓜盛產的季節,許多人拿西瓜作為夜間點心,但這樣真的好嗎?

下班放鬆一下,吃西瓜消暑解渴大NG?

台灣民間流傳一句俚語:「暗頭仔吃西瓜,半暝仔反症!」意思是指晚上吃太多西瓜,容易導致腸胃不適、腹部悶痛、拉肚子和全身筋骨痠痛等「反症」。這句話,許多人從小聽到大,雖然不完全信服,但多數仍選擇「聽媽媽的話」,即使西瓜再消暑解渴、再美味,晚上吃的時候還是會稍微克制一點點。

老人家常說「晚上別吃西瓜」…女中醫來解答「Why?」

「暗頭仔吃西瓜,半暝仔反症!」是許多人從小聽到大的俚語,但從中醫養生保健的角度來看,確實有幾分道理。

只是,太陽下山後,吃西瓜真的容易引起「反症」嗎?賴睿昕中醫師表示,西瓜性味甘寒又多汁,本身就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作用,因效果類似中醫名藥「白虎湯」,所以被比喻為「天然的白虎湯」,只要感覺暑熱難耐時,切一片西瓜來吃,暑氣快速消失。

不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這也就是說,吃西瓜不能貪快、貪多。

老人家常說「晚上別吃西瓜」…女中醫來解答「Why?」

西瓜性味甘寒又多汁,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等作用。

晚上吃太多西瓜,小心腸胃不適又頻尿

尤其,夏季西瓜盛產,在酷熱的白天食用,人體有足夠的陽氣可將西瓜的寒涼之氣排出體外,但太陽下山後,從中醫陰陽理論來解釋,代表人體陽氣要漸漸轉入陰的階段,如果在傍晚時分或晚上吃太多冰透的西瓜,腸胃虛弱的人可能耐受不了,出現筋骨痠痛、腹瀉等不適。

另外,西瓜的組成約9成是水分,吃太多時,西瓜帶來的水分會沖淡胃的消化液,容易使胃腸消化不完全,進而產生脹氣;晚上吃過量的西瓜,也會因水分攝取太多,容易有頻尿,甚至因夜尿導致睡眠不安穩的現象。

白天吃西瓜也要小心,控制分量少煩惱

除了要注意攝取的地雷時機之外,西瓜含有不少的糖分,攝取分量也要留意。賴睿昕中醫師提醒,西瓜去皮切塊後,每份大約200公克,相當一飯碗的量。而每人每天的水果攝取量最好控制在2份,以免果糖攝取過多,但若是糖尿病或腎功能不全需限水的患者,為了避免糖分攝取太多導致血糖升高、水分攝取太多會增加腎臟代謝的負擔,建議每天吃1份西瓜即止。

另一方面,西瓜屬性寒涼,偏寒體質者也要少吃,尤其是正值生理期、容易手腳冰冷的女生更要注意。此外,產婦在剛生產完之後,體質比較虛弱,多吃西瓜容易發生寒涼之氣損傷脾胃的情況,因此,婦女在坐月子時也要淺嚐即止。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8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48歲阿龍為資深國際導遊,博聞多學、口條清晰加上個性幽默,經營歐美團多年,打出不錯的口碑,每個月可接3、4團,存了不少錢,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卻險些毀了他的人生,因全球鎖國導致無團可帶、旅遊社因而倒閉,他只好轉行擔任保全的工作。 最近他情緒低落、想法負面,覺得人生沒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感到疲累、胸悶、不明急喘嗎,小心恐是過勞惹禍;《超強心肺免疫力:養心淨肺抗病排毒》一書中指出,「過度疲勞」指的是過勞或職業倦怠屬於一種「職業現象」,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慢性綜合症」,是目前國際上關注的健康議題,尤其部分人可能罹患輕微的先天性心臟病,若沒有被檢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乳癌殺手」三陰性乳癌,擴散了怎麼辦?義大癌治療醫院癌症醫療副院長饒坤銘醫師指出,過去擴散的三陰性乳癌以化療為主,不過近來已有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尤其是針對BRCA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藥物PARP抑制劑,無論是縮小腫瘤、延長控制時間和整體存活時間都比只用化療佳,呼籲患者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近60歲的餐廳老闆娘吳阿姨(化名),因為脊椎骨頭持續性的疼痛求診,本來以為是工作勞累導致,卻確診為癌症「多發性骨髓瘤」!因第一線治療復發,當時在醫師的建議下參加新一代抗CD38標靶藥物臨床研究,治療後,如今已穩定控制超過5年半的時間。多發性骨髓瘤 難治療易復發中國醫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