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他一天吞14種藥竟「吞心酸的」 睡不好、頭暈無力問題全出在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天拚命吞多達14種藥,到頭來卻是吞心酸的!一名91歲老翁,因為有高血壓、慢性腎病及攝護腺肥大等諸多問題,一直分別在相關科別就診,最近半年以來,出現睡不好、頭暈與腸胃等困擾,反覆就醫無效,日前又發生暈眩、無力等症狀,醫師建議轉診至整合照護門診進行藥物整合,把藥物減量。

原來該名老翁領取的處方箋藥物,竟高達14種以上。經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吳芝穎一一檢查,發現有許多藥物都已過期1年以上,且他本身又無規則服藥的習慣,藥物順從性差。

吳芝穎表示,詳細問診評估之後,發現老翁另有憂鬱、睡眠障礙等問題,因此為他進行藥物整合,並開立合適的抗憂鬱及睡眠藥物之後,把他日常服用的藥物順利減至8種,並由專業藥師進行藥物衛教,不再當「藥罐子」。

台灣自2019年4月起,老年人口已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在亞洲各國當中,老年人口比例僅次於日本。隨之而來,老年人的醫療需求遠比青壯成年人高,就醫、用藥常出問題。

吳芝穎表示,老年人普遍罹患多種慢性疾病,伴隨著常見的老年病症候群,包括:虛弱、跌倒、尿失禁、憂鬱、認知功能障礙和營養不良等;另外,常有多重用藥及藥物交相作用的問題,常造成老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功能減退,反覆就醫。

國內已經有不少大醫院因應高齡化社會及老年病患需求,開設高齡整合門診,以萬芳醫院為例,即由老年醫學科、神經內科及精神科3位醫師共同看診。初診皆會進行周全性老年評估,了解高齡長者的需求,全面關注情緒、注意力、精神狀況有無改變,以及身體機能是否退化、生活作息、跌倒和多重用藥等。

吳芝穎指出,高齡整合門診能提供長者整體生理、精神、社會與功能狀況的評估,並檢視藥物,減少重複用藥或是藥物的交互作用,若家裡有多重用藥、認知功能障礙、情緒障礙與反覆就醫等相關問題的高齡長者,都可至高齡門診就醫進行評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買大超市也不安!北市4蔬果農藥超標 頂好賣的愛文芒果、紅辣椒上榜

別吃!治胃食道逆流「艾適美腸溶錠」異常變色 4批號6.5萬顆下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黃昭博/嘉義報導 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至今,陸續有出現焦慮與憂鬱的民眾到醫院求診。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建議民眾收斂心智、正向思考,藉由個人興趣、運動來紓解心中鬱悶。民眾為了防疫都盡量待在家中不敢趴趴走,但悶得太久難免鬱悶,該院中醫部葉家舟主任表示,可藉由保持正常生活及飲食來調整體質,...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15例本土個案,確診縣市分布中,新北市新增11例最多。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11例中有5人是居隔陽性,淡水3人都是家戶感染。根據新北市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確診病例淡水3例、新莊泰山與板橋都是2例、土城1例、三重1例。侯友宜表示,...

閱讀詳情 »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26,隨著疫情趨緩,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接受節目專訪時透露,北市針對國中國小在9月開學的規劃,他表示採線上線下混合班,倘若一個班25人,可考慮5人到校上課、20人在家上課。對此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柯的思考點應該是讓學校降載避免群聚,但至於為甚麼是選出5個人,就不是很清楚,但這...

閱讀詳情 »

今指揮中心公布共15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台北市1例。台北副市長黃珊珊公布確診案號15515足跡,曾於7/4到過高鐵台北站、桃園中壢區華泰名品城;7/14至7/16下午到訪中正區林森南路的汕頭意麵;7/13至7/14傍晚到過世界健身房站前店。黃珊珊公布確診個案足跡,案號15515為中正區的個案,也是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