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拉稀便便2周 以為吃壞肚竟是腸癌

他拉稀便便2周 以為吃壞肚竟是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多歲的林先生,平時喜歡吃油炸食物,常常拉肚子也不以為意;日前,他又吃壞肚子,腹瀉卻長達2星期,警覺身體健康狀況有異,就診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做大腸鏡,確診罹患腸癌第一期。經過開刀治療,定期追蹤檢查即可。

家族史、油膩飲食 易罹患腸癌

收治個案的家醫科診所院長陳科源指出,該患者日常飲食喜歡高熱量、油炸的食物,又沒有運動習慣,進一步詢問得知其父親因大腸癌去世,是典型的高危險群。所幸,林先生發現時為早期大腸癌,切除腫瘤定期追蹤即可。

每年1.5萬人罹患腸癌

陳科源院長表示,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更連續8年蟬連國內十大癌症發生數之冠,每年約有1.5萬人罹患。罹患大腸癌的原因除了與家族遺傳病史有關,不良的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也會增加罹癌機率。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陳科源院長強調,早期大腸癌的症狀不明顯,一般人難以察覺,直到排便型態出現異常,如長期腹瀉、便祕,甚至解血便,可能都為時已晚。他建議民眾,30歲開始可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第1期存活率可達95%,到第4期不到20%。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4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7天年假結束,許多人都會對在假期間因為吃飽睡飽、身形默默腫了一圈而懊惱,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調查,每年春節連假過後超過3成民眾體重增加,平均增重接近2公斤,尤其是靠運動也不好搞定的腰腹、蝴蝶袖、側腰與大腿內外側等部位,不只是影響外觀,更是影響健康。知名聯合診所院長盧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年約40歲女性,自己摸到腫塊,就醫確診是第二期乳癌,開刀後發現淋巴沒有轉移,但須接受荷爾蒙治療,醫師建議使用「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併用「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 analogues , GnRHa)治療。診治該案例的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根據氣象局預報,最近天氣變化非常大,上半周天氣相較穩定,下半周又將降雨。雖然目前全球正驚恐於武漢肺炎的風暴,但當身體面對急遽變化的天氣,一旦抵抗力不佳,很容易出現感冒的情形,民眾平日應該做好提升自我保護力的加強。如果經常感到頭暈、疲倦、精神不足的民眾,中醫師建議,可將...

閱讀詳情 »

【文/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香港政府(11日)凌晨對長康邨康美樓社區展開緊急撤離,讓外界不禁擔憂香港是否爆發了新冠肺炎社區感染。香港衛生署今天(11日)凌晨12點45分,召開記者會宣布,最新確診的第42宗個案,與第12宗個案住在同棟大樓,2人住處相隔約10層摟,但在不足14天內先後出現病徵;樓上較早發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