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他沒慢性病卻「長期胸悶胸痛」 竟是害人減壽20年的罕病上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規律運動習慣,也沒有慢性疾病,但隨著年紀增長,卻莫明開始胸悶、胸痛,走路會喘,當心其實是身有罕病卻不自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統計就發現,在台灣有不少不明原因的左心室肥厚患者,做遍檢查也找不到病因,一篩基因才發現其實是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在作怪,威脅在於,若未正確診斷與治療,恐一口氣減少20年壽命。

9月29日世界心臟日前夕,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今(23)日發表「法布瑞氏症的治療與診斷」專家共識,點明:40歲以上,有不明原因左心室肥厚或具備心臟相關家族病史者,應及早進行法布瑞氏症篩檢。

門診就有50多歲的男子,一向規律運動,也沒有任何的慢性疾病,卻長年有左心室肥厚症狀,3年前做心電圖檢測時,更突發心跳驟停,所幸及時電擊才搶救回生命,最後才找到病因是法布瑞氏症。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表示,在台灣,法布瑞氏症的發生率,在新生兒篩檢約為4萬到10萬之1;但若是針對不明左心室肥厚的高風險患者進行篩檢,則有2%的人,背後元凶正是法布瑞氏症。尤其,在台灣常見的法布瑞氏症基因型屬於不典型表現,症狀往往發生在中老年之後,更加容易被忽略。

趙庭興進一步說,一般常見造成左心室肥厚的原因,包括高血壓以及主動脈瓣狹窄,如果歷經檢查仍找不到原因的左心室肥厚,就得高度懷疑是法布瑞氏症。

台大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莊志明說,影響心臟健康的罕病,以類澱粉沉積症、法布瑞氏症等較受關注,兩者皆為基因缺陷導致的罕見遺傳性疾病,患者因無法分解特定物質,使該物質堆積於器官中,造成心臟、腎臟、皮膚等損傷、病變甚至衰竭。以法布瑞氏症為例,臨床統計顯示,如果沒有及時正確診斷並治療,男性平均會減少20年壽命,女性平均減少15年。

莊志明提醒,男性法布瑞氏症患者高達6成7會出現左心室肥厚的症狀,一旦心臟病變,可能有胸痛、心室肥厚、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病症,因此,只要有家族成員有疑似症狀、或確診時,其他家族成員一定要一併進行篩檢,只需要抽少量的血即可完成,及早篩檢,可以幫助及早發現罕病問題。

目前法布瑞氏症的診斷及治療已經越來越進步,趙庭興強調,藉由補充酵素,分解堆積在心臟的物質,能夠減緩心室肥厚進展,避免惡化為纖維化、心衰竭。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 最新研究:可大降23%重度憂鬱症風險

男活到17歲「第一次看到龜頭」 包皮翻不回!腫脹如甜甜圈急求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沒有個「好臥室」可能是睡眠品質差的原因之一。常說好的臥室只有兩個用途,一是睡覺,二是性,其他的東西都不要帶進臥室裡(或床上)。提供以下 5 個打造良好臥室的關鍵,重新審視這些視覺、光線、氣味等元素是否有令你足夠放鬆──睡個好覺其實也...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陳文君營養師疫情過後孩子們都回歸校園,在開學例行健康檢查中,身為國小三年級的小寶,收到體重過重通知!而且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有收到!原來肥胖族群已經擴展到學童。身為家長你,務必為孩子健康把關,一起看看營養師怎麼說~孩子有沒有過重?判斷孩子是...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范家豪/屏東報導】 再過幾個星期就是農曆春節,介惠基金會日前克服困難,為分別住在屏東獅子鄉和牡丹鄉三位加起來232歲,久臥病榻、不良於行的排灣族三姐弟圓夢,由居督和社工安排一場久別的團圓,將兩位姐姐接到弟弟家,一圓姐弟企盼已久的團圓夢。 ▲居服員美珠會定時前來協助蘇古奶奶身體清潔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發生的防疫旅館群聚事件究竟有幾起,有媒體爆出已經「6家防疫旅館破功」,指除了公布的3間防疫旅館之外,還有其他3間也淪陷,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發聲否認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下午也主動說明,昨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已經跟報社講過並沒有這樣情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