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他沒慢性病卻「長期胸悶胸痛」 竟是害人減壽20年的罕病上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規律運動習慣,也沒有慢性疾病,但隨著年紀增長,卻莫明開始胸悶、胸痛,走路會喘,當心其實是身有罕病卻不自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統計就發現,在台灣有不少不明原因的左心室肥厚患者,做遍檢查也找不到病因,一篩基因才發現其實是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在作怪,威脅在於,若未正確診斷與治療,恐一口氣減少20年壽命。

9月29日世界心臟日前夕,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今(23)日發表「法布瑞氏症的治療與診斷」專家共識,點明:40歲以上,有不明原因左心室肥厚或具備心臟相關家族病史者,應及早進行法布瑞氏症篩檢。

門診就有50多歲的男子,一向規律運動,也沒有任何的慢性疾病,卻長年有左心室肥厚症狀,3年前做心電圖檢測時,更突發心跳驟停,所幸及時電擊才搶救回生命,最後才找到病因是法布瑞氏症。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表示,在台灣,法布瑞氏症的發生率,在新生兒篩檢約為4萬到10萬之1;但若是針對不明左心室肥厚的高風險患者進行篩檢,則有2%的人,背後元凶正是法布瑞氏症。尤其,在台灣常見的法布瑞氏症基因型屬於不典型表現,症狀往往發生在中老年之後,更加容易被忽略。

趙庭興進一步說,一般常見造成左心室肥厚的原因,包括高血壓以及主動脈瓣狹窄,如果歷經檢查仍找不到原因的左心室肥厚,就得高度懷疑是法布瑞氏症。

台大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莊志明說,影響心臟健康的罕病,以類澱粉沉積症、法布瑞氏症等較受關注,兩者皆為基因缺陷導致的罕見遺傳性疾病,患者因無法分解特定物質,使該物質堆積於器官中,造成心臟、腎臟、皮膚等損傷、病變甚至衰竭。以法布瑞氏症為例,臨床統計顯示,如果沒有及時正確診斷並治療,男性平均會減少20年壽命,女性平均減少15年。

莊志明提醒,男性法布瑞氏症患者高達6成7會出現左心室肥厚的症狀,一旦心臟病變,可能有胸痛、心室肥厚、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病症,因此,只要有家族成員有疑似症狀、或確診時,其他家族成員一定要一併進行篩檢,只需要抽少量的血即可完成,及早篩檢,可以幫助及早發現罕病問題。

目前法布瑞氏症的診斷及治療已經越來越進步,趙庭興強調,藉由補充酵素,分解堆積在心臟的物質,能夠減緩心室肥厚進展,避免惡化為纖維化、心衰竭。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 最新研究:可大降23%重度憂鬱症風險

男活到17歲「第一次看到龜頭」 包皮翻不回!腫脹如甜甜圈急求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許多人都會選擇吃魚油來保健身體,除了能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保護心臟、血管系統,對於保護眼睛也有助益!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吃魚油保護眼睛固然好,但更重要是要正確挑選好魚油,才有利身體的吸收與運用喔!  魚油是好油,吃好油能預防早期黃斑病變的發生,以及降低乾眼症發生的機率。Omega...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鐘藝 編譯 一項新研究表明,攝入更多亞油酸(在植物油,堅果和種子中含有的一種脂肪酸)的女性,其生出的寶寶患自閉症的可能性能降低53%左右。 該研究所呈現出的「孕婦脂肪酸攝入量」與「幼兒患孤獨症的風險」之間的聯繫並非因果關係。這項研究囊括的調研群體體量並不大,所以研究人員也表示未來需...

閱讀詳情 »

想好孕,掌握排卵期是關鍵之一,但若經期不準者,又該如何判斷排卵期呢?「基礎體溫」就是瞭解身體排卵時機的方式之一!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示,其實女性每個月受到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響,身體的體溫會出現週期性的波動,建議有心生育的婦女可連續監測個人基礎體溫的變化,找到低溫轉高溫的轉折點,就可以推測出排卵日,有助...

閱讀詳情 »

「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死亡率高於 #心肌梗塞! 許醫師常聽病人說:骨質疏鬆又沒有症狀 應該不需要治療也不會怎麼樣吧 (!!?) 原來:如果不好好保養及照顧 骨質疏鬆若造成「骨折」將會是一切惡夢的開始... 骨折之後,又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今天就讓 #家醫科 #許書華醫師 來和大家聊聊天囉! &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