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以為胸悶沒事!他心肌梗塞併發心臟麻痺險死

以為胸悶沒事!他心肌梗塞併發心臟麻痺險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1歲的管先生,有長期吸菸的習慣,日前因突然胸悶、冒冷汗,極度不適緊急至醫院就醫,後來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臟麻痺,經過心導管手術並搭配葉克膜、主動脈幫浦及暫時性心律調節器進行搶救,目前情況已穩定,且語言及肢體動作功能復健狀況良好。

腦部缺氧 導致語言、肢體受影響

台北醫院心臟內科王克帆醫師表示,管先生在就醫前3天已經感到間歇性胸悶不適,且常伴隨冒冷汗的症狀,但他卻拒絕就醫,直到胸悶越來越嚴重、頻率越頻繁的狀況下才緊急就醫,但後來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建議應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時,當下就發生了心臟麻痺。

因此,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及心臟電擊,在恢復心跳及意識後,又二度發生心臟麻痺,緊接著馬上又為他進行心導管手術,將完全阻塞的右冠狀動打通,且因生命告危併嚴重心因性休克,立即置入葉克膜、主動脈幫浦及暫時性心律調節器,成功搶回一命。雖然搶救成功,但他的語言及肢體動作功能仍未恢復,經檢查後發現腦部缺氧,後來在持續的復健下,已逐漸恢復健康。

胸悶、冒冷汗要注意 當心是心肌梗塞徵兆

王克帆醫師表示,有冠心症及心肌梗塞危險因子,如三高、抽煙、肥胖、有家族病史、年齡較長(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的民眾,請多注意風險因子的控制及追蹤;且有心血管疾病或有風險因子的民眾,若出現胸痛且疼痛會延伸至下巴及左手臂、活動時會加劇並伴隨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應立刻就醫。

臺北醫院徐錦池院長提醒,近日天氣多變化,天冷及季節轉變時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峰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注意保暖及遵從醫囑按時服藥,以免延誤病情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2歲3個月的璇璇不喜歡吃副食品,直到現在都是以純母乳為主食,血中的鐵質及儲鐵蛋白的指數很低,經過飲食調整和鐵劑的補充,3個月後璇璇的血色素順利回升到正常範圍內。3歲的小謙在一次感冒住院時意外發現血色素稍偏低、紅血球偏小,醫師為小謙做進一步的血液檢查,確認他有&alp...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隆乳後,擔心乳房攝影會破壞置入物,可利用乳房磁振造影及高解析度超音波詳細檢查,不僅不會疼痛,還能根除乳癌死角。一名49歲婦女,深怕乳癌攝影的夾擠方式會破壞隆乳置入物,接受磁振造影及超音波檢查後,竟在接近左側腋下的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發現1顆不到1公分的腫瘤,接受外科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有聽障問題的老人,失智風險會提高,美國研究顯示,老人得到聽障會使失智風險較正常聽力老人提高1.24或1.27倍!65歲以上老人因毛細胞更加老化,細胞容易受損、死亡,一旦產生聽障問題,會使得人際溝通不良,較少動腦就容易失智。另一研究指出,輕度聽障老人會使失智風險提高1...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肥胖為萬害之首,隨著人口老化,腎臟病為全球重大疾病, BMI有過重及肥胖情形的慢性腎臟病人竟達5成!已知台灣每年有4700人以上死於腎臟相關疾病,近年來國內外研究也發現,肥胖會顯著增加慢性腎臟病發生的機會,罹患腎臟病後,肥胖也會加速腎臟病惡化。為了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