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肉毒桿菌積極治療 中風修車廠老闆有望再開愛車

以肉毒桿菌積極治療 中風修車廠老闆有望再開愛車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50多歲的林先生過去曾是修車廠老闆,他最愛的休閒活動是在放假時,駕著自己的愛車兜風,享受馳騁的快感。沒想到,兩年前突然發生腦中風,並在大約4個月之後,逐漸出現肢體痙攣,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林先生不禁灰心喪志,長期躲在家中不願外出,更不想去醫院進行復健訓練。但因肢體痙攣症狀一日比一日更嚴重,林先生不斷地尋求改善的方法,後來才發現,可藉由局部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肢體痙孿,於是便鼓起勇氣前往醫院,並在醫師評估下開始復健及後續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療程,在注射三週後,便發現患側肢體肌肉放鬆,關節活動角度明顯增加,使後續復健治療更為順利,也讓他重啟了自信心,並希望未來有一天能重回跑車駕駛座。

四成腦中風患者有肢體痙攣 必要時應治療

約有四成腦中風患者會出現肢體痙攣的症狀,三軍總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張正強說明,腦中風後所導致的肌肉痙攣是因為大腦受損、無法順利控制運動神經,進而在肢體部位出現肌肉張力過強等症狀,許多肢體痙攣患者因此難以自理生活,有時連拿起水杯都困難萬分。張正強醫師強調,肢體痙孿造成行動不便或身體疼痛時,應前往醫院尋求專業協助,以改善生活品質並增加復健成效。

積極了解不同治療選擇 適度放鬆患部肌肉

常見的肢體痙攣治療選擇除了復健治療之外,還有口服抗痙攣藥物、肉毒桿菌素以及外科手術等,張正強醫師指出,有些患者因為不適應口服藥物的副作用而擅自停藥,對此醫師建議,若有服藥不適的狀況,應主動與醫師溝通,並積極了解其他治療選項,避免延誤治療。目前肉毒桿菌素為主要的肢體痙攣治療藥物之一,其效果長達3至4個月,只需數個月定期施打一次,約在2至4週內便能明顯感覺注射部位肌肉放鬆,提升持續治療的意願。

復健與肉毒桿菌素相輔相成 併用效果更佳

另一位8旬老爺爺雖已中風十多年,不過在肌張力過強的局部患側肢體,注射抗痙攣的肉毒桿菌素後,長年緊縮的肌肉終於能獲得放鬆,後續搭配復健治療,讓老爺爺的生活品質大提升,照護者的負擔也減輕許多。張正強醫師提醒,患者在注射肉毒桿菌素後的2至3週內需積極復健,並加強伸展運動,許多患者能藉此突破復健瓶頸、明顯感受進步。經由妥善治療,能減緩拇指握拳、手肘彎曲、前臂內旋、馬蹄內翻足等症狀,減少患者日常生活的不便,因此張正強醫師鼓勵患者們主動向醫師詳實表達患側肢體局部功能缺損,所造成之生活困擾或不適,讓醫師能提供更完整的醫療資訊與協助。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忙碌的上班族生活裡總覺得睡不夠嗎?睡得飽不如睡得好,睡眠品質如果夠好的話,我們就算沒有睡得那麼多,也一樣可以神采奕奕唷! 90分鐘為一個單位的睡覺原則 睡覺時,腦袋以90分鐘為單位進行一次次的循環,因此比較建議的起床時間點會是當大腦剛好完成一次循環的時候。亦即:如果你明天想在早上七點起床,建議你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3歲的郭先生,每天抽3包菸,菸齡長達30年,今年年中上廁所時,發現尿液出現鮮血,但沒有痛感他不以為意,直到家人催促至診所就醫,吃了抗生素後再次出現血尿,才到醫院檢查,結果竟發現罹患多發性尿路上皮癌,目前經手術摘除右邊腎臟及輸尿管,並刮除膀胱腫瘤後,持續追蹤中。台北慈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這禮拜全台氣溫驟降,讓許多老人家大喊吃不消!根據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統計,平均每月有20多人因為急性腦中風掛急診,但這兩天就已經有四位患者因腦中風而就醫,是平常的兩倍。急診醫學部呂玉惠醫師呼籲,急性腦中風要把握黃金三小時,盡速就醫,才有機會注射血栓溶解劑,打通血管。一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之光!國內大學眼科團隊發表白內障手術影片,榮獲全球三大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之一,「2014 APACRS亞太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白內障手術影片首獎,是台灣眼科史上的第一次。本次獲獎的「白內障手術影片」,由大學眼科醫師林鴻源、黃宇軒、莊雅容以及林丕容所共同策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