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肉毒桿菌積極治療 中風修車廠老闆有望再開愛車

以肉毒桿菌積極治療 中風修車廠老闆有望再開愛車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50多歲的林先生過去曾是修車廠老闆,他最愛的休閒活動是在放假時,駕著自己的愛車兜風,享受馳騁的快感。沒想到,兩年前突然發生腦中風,並在大約4個月之後,逐漸出現肢體痙攣,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林先生不禁灰心喪志,長期躲在家中不願外出,更不想去醫院進行復健訓練。但因肢體痙攣症狀一日比一日更嚴重,林先生不斷地尋求改善的方法,後來才發現,可藉由局部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肢體痙孿,於是便鼓起勇氣前往醫院,並在醫師評估下開始復健及後續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療程,在注射三週後,便發現患側肢體肌肉放鬆,關節活動角度明顯增加,使後續復健治療更為順利,也讓他重啟了自信心,並希望未來有一天能重回跑車駕駛座。

四成腦中風患者有肢體痙攣 必要時應治療

約有四成腦中風患者會出現肢體痙攣的症狀,三軍總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張正強說明,腦中風後所導致的肌肉痙攣是因為大腦受損、無法順利控制運動神經,進而在肢體部位出現肌肉張力過強等症狀,許多肢體痙攣患者因此難以自理生活,有時連拿起水杯都困難萬分。張正強醫師強調,肢體痙孿造成行動不便或身體疼痛時,應前往醫院尋求專業協助,以改善生活品質並增加復健成效。

積極了解不同治療選擇 適度放鬆患部肌肉

常見的肢體痙攣治療選擇除了復健治療之外,還有口服抗痙攣藥物、肉毒桿菌素以及外科手術等,張正強醫師指出,有些患者因為不適應口服藥物的副作用而擅自停藥,對此醫師建議,若有服藥不適的狀況,應主動與醫師溝通,並積極了解其他治療選項,避免延誤治療。目前肉毒桿菌素為主要的肢體痙攣治療藥物之一,其效果長達3至4個月,只需數個月定期施打一次,約在2至4週內便能明顯感覺注射部位肌肉放鬆,提升持續治療的意願。

復健與肉毒桿菌素相輔相成 併用效果更佳

另一位8旬老爺爺雖已中風十多年,不過在肌張力過強的局部患側肢體,注射抗痙攣的肉毒桿菌素後,長年緊縮的肌肉終於能獲得放鬆,後續搭配復健治療,讓老爺爺的生活品質大提升,照護者的負擔也減輕許多。張正強醫師提醒,患者在注射肉毒桿菌素後的2至3週內需積極復健,並加強伸展運動,許多患者能藉此突破復健瓶頸、明顯感受進步。經由妥善治療,能減緩拇指握拳、手肘彎曲、前臂內旋、馬蹄內翻足等症狀,減少患者日常生活的不便,因此張正強醫師鼓勵患者們主動向醫師詳實表達患側肢體局部功能缺損,所造成之生活困擾或不適,讓醫師能提供更完整的醫療資訊與協助。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國民健康署為關心孩童健康,針對7歲以下兒童提供7次健檢服務,家長只需負擔醫療院所掛號費,就能守護寶貝健康。家長或主要照顧者應依兒童健康手冊所列時程,定期帶孩子至醫療院所接受健康檢查,以了解兒童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異常,給予治療,奠定健康好根基。雙管齊下 健檢加衛教指導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北部連日高溫,更創下今年最高氣溫攝氏38.5度!日前一名男子,在烈日下騎單車,突然感到虛弱無力、噁心嘔吐,且臉色蒼白;他立即到陰涼處,脫衣散熱休息,隨即前往醫院,所幸沒有發生大礙。熱傷害掛急診 8月暴增38%新北聯醫血液透析中心主任姚權指出,根據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失智人口快速成長,推估20年後將倍增,為因應失智防治照護之需求,衛福部結合地方政府與醫事、長照及社福機構,於全台設立20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作為失智症個案與陪伴家屬之守護者。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承接嘉義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業務,盼能開發極早期失智症個案、提高確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失智症病患常有異於常人的行為,白天時照顧者時時在旁,問題可以及時解決,但若發生在夜間該怎麼辦呢?臨床觀察發現,失智症病患常見的夜間困擾,包括睡眠障礙、跌倒,可能增加照顧者的負擔。每100位老人中1人有失智症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職能治療師鄭又升指出,根據國內失智症盛行率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