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會對內啡肽上癮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譯者:董曉汾

你會對內啡肽上癮嗎?

金達卡過山車在最高點高達456英尺(138米),相當於離地面45層。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可怕的情景,但對於那些享受內啡肽快感的人來說,這一巨大的下降卻是誘人的。這讓我們懷疑,你會不會對內啡肽上癮?

在我們深入研究這個問題之前,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內啡肽並不是我們身體產生的唯一讓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羥色胺的產生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很有價值,而催產素幫助人們建立起信任和愛的關係。多巴胺是當我們的大腦體驗快樂時釋放出來的神經遞質,無論是食物、藥物還是電子遊戲。

同時,內啡肽與你的大腦受體相互作用,以減少你對疼痛的感知。雖然內啡肽在人體中扮演著許多角色,比如調節口渴、血壓、食欲甚至是性行為,但強大的神經遞質也會在處理疼痛和壓力的時候發揮作用。

紐約費爾尼特健康研究基金會性學和臨床研究主任達米安·雅各·森德勒博士在電子郵件中寫道:“研究表明,性活動和競技體育運動能產生人體中最高水準的內啡肽。”“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防禦機制,當我們預期劇烈運動時,或者真的想在某項活動中表現出色時,身體會釋放內啡肽,説明我們完成這個目標。”

他指出,對內啡肽上癮是可能的。在基本的化學水準上,內啡肽與我們用來治療疼痛的阿片類物質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質。事實上,這是阿片類藥物流行的原因之一,我們很容易被它們的鎮痛作用“吸引”。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內啡肽影響我們快樂感的特殊能力上。

如果人們沉迷於冒險的運動,僅僅是為了刺激,他們也會沉迷於那些讓人感到興奮的痛苦的活動,“傷害有可能對自己或者他人,”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成癮醫學主任安娜·倫布克博士在一封電子郵件採訪中談到,“例如,有人為了釋放內啡肽而強行割傷自己,這會造成自我傷害。強迫跑步的人,甚至會導致肌肉骨骼損傷的人,也會造成自我傷害。”

你會對內啡肽上癮嗎?

那麼,如何戒掉對內啡肽的依賴呢?令人驚訝的是,坐過山車可以有所幫助。

“這實際上是消除我們對內啡肽的渴望的最安全的方法,”薩德勒說。“坐過山車時,我們的身體會感到興奮和恐懼,不僅會釋放內啡肽,還會釋放腎上腺素。”

他補充說,這段旅程本身“創造了一個恐懼、興奮的循環,所有這些都發生在一個可控的環境中,並且在短短幾分鐘內發生。”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六旗樂園之類的地方呆一天就足以讓他們產生大量的內啡肽,讓他們長時間保持平靜。

他補充說,無論你喜歡做什麼刺激的運動,你都應該“儘量把它分開,這樣你才能保持對運動的健康依賴。”當你開始過快地打破恐懼的障礙時,在某個時候,你可能會開始從事真正不安全、對健康有害的活動。

當然,如果你正在進行自我毀滅的行為,比如切割,你可能需要專業的説明來學習如何抵抗這些衝動,以及其他的應對策略。

網址: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life/inside-the-mind/human-brain/can-be-addicted-to-endorphins.htm

 

 

 

相關推薦

正常的腳趾是直直朝前的狀態,但若大拇趾開始往外側傾斜,就要當心可能是拇趾外翻了!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表示,輕微的拇趾外翻可以靠復健、輔具來矯正、避免惡化,但若外翻角度大於40度,甚至腳趾重疊時,則恐需採手術治療以改善不適。  嚴重的拇趾外翻會造成患者行走上的疼痛與不適,因此若拇趾開始往外側傾倒...

閱讀詳情 »

滿腹「黃金」超痛苦!緯來《醫次搞定》日前討論「腸胃道」主題,主持人小禎自爆,小時候嚴重便秘,竟長達一個月沒上廁所:「當時臉色發黑,滿口腔都是屎味,八寶粥一吃就吐!」誇張現象嚇壞錄影現場來賓。 醫生表示,女生因為子宮易壓縮腸道、以及女性賀爾蒙會抑制腸胃蠕動,這些原因讓女性天生排便不順比例又更高,提醒大...

閱讀詳情 »

▲計劃前往麻疹流行地區者,應評估接種疫苗需要。(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疾管署今(14)日公布北部發生一起境外移入麻疹個案引發國內接觸者感染的家庭群聚事件,指標個案的30多歲男性,今年5月22日至7月29日曾前往越南工作,7月22日發病,在當地就醫後未改善,返...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暑假過後,孩子胖一圈不是你的錯覺!董氏基金會提醒,201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分析學童的日周期與年周期律動,發現兒童在夏季增加體重較多,全因為與上學日相比,兒童在飲食、身體活動、睡眠、使用3C等方面都出現負面影響,暑假如同是一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