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知道嗎?急遽的飲食生活變化是造成慢性病的原因!

人類原所適應的飲食生活因急遽的變化造成健康問題並成為慢性病肇因

 

所有生物,從身體活動到睡眠、日光浴、飲食內容等,都是透過長久歲月的累積而決定的。為適應自然環境、外部因素而生存,花費很長的時間確立其生活型態。

在人類學和遺傳基因研究領域的研究指出,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現存全人類的共同祖先都來自於非洲。在三百萬年前誕生的人類,其遺傳基因幾乎都是在非洲從兩百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發生農業革命的一萬一千年前之間形成的。

但農業革命之後,生活型態的劇變使得飲食生活也急遽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兩者在時間上的差別。形成遺傳基因的狩獵採集時代有兩百五十萬年。而相對於此,農業革命到現在則為一萬年,僅是狩獵採集時代的二五○分之一;而在約三百年前產業革命造成生活型態改變之後的時間只是它的○‧○一%;加工食品增加的第三次革命之後的時間約為一百年,更只是它的○‧○○四%。

以人類史的立場思考,僅是杯水中的一滴。因此,農業革命後出現的穀物、豆類、乳製品,甚至是以人工甜味劑為首的這些近一百年左右才開始充斥著添加物的加工食品我們人體都還無法完全適應

例如牛奶。人類飲用牛或山羊等的乳汁的習慣是從家畜馴化之後。原本是奪取那些動物幼子要喝的乳汁而來的。飲用乳汁需要稱為乳糖水解酶lactase)」的可分解乳糖酵素但是人類嬰兒在哺乳期結束後就將乳糖水解酶遺傳基因的開關關閉了。即使已成人也持續開著這開關的只有中東、歐洲人,以及圖西(Tutsi)族等東非的畜牧民族。推測他們為了可持續日常飲用乳汁,大約從八千年前產生突變,而具有適應能力。但世界上有六五%的成人是關閉這開關的,所以飲用牛奶就會產生腹脹、排氣、腹瀉等「乳糖不耐症」的現象。我們人體就像這樣因無法適應的眾多食物而引發健康上的問題或慢性病。 

---本文摘自《顛覆飲食習慣:這四種食物不能吃!》一書

你知道嗎?急遽的飲食生活變化是造成慢性病的原因!

精采摘文

防止慢性發炎,需避免因自由基、發炎性物質、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壓力

引發慢性發炎的有害物質等環境因子,侵入體內的4種途徑

飲食是人生的樂趣—依循80/20規則實行無空腹感輕鬆飲食三步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粉絲行列。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代理專員Janet Woodcock博士表示,攝取過多的鈉不僅會讓人生病,還會導致高血壓、中風,甚至損害腎臟的健康,呼籲民眾應減少鹽份的攝取。 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取3400毫克的鈉,主要來自於包裝食品和調理包。FDA發布了添加於品及調理包的鈉含量新規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乳癌是女性好發率第一名癌症,在治療上往往脫離不了化療,也讓許多病患往往難以承受治療痛苦。中榮嘉義分院一般外科黃尉翔主任表示,隨著醫療逐漸進步,臨床上近一半乳癌病患能免去化療痛苦,其中部分轉移性第四期乳癌病人,也可以不需要化療就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60歲女骨折意外發現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中又以冠狀動脈疾病最為常見,不僅人數逐年增加,也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陳韋廷醫師表示,冠狀動脈阻塞又稱狹心症,也就是俗稱的心包油,主要因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長時間因膽固醇累積,造成不規則粥塊脂肪,導致動脈硬化及堵塞,促使心肌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綜合報導】「不小心跌倒,怎會這麼嚴重?」70歲黃阿嬤為骨鬆患者,日前在浴室上廁所時,不慎摔跤,倒地不起,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檢查發現,腰椎及其他多處骨折,必須長期臥床,還可能面臨嚴重失能風險。 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骨質疏鬆症位居我國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排行榜第4名,因骨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