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侵入性照護品質提升 大幅降低醫療成本

侵入性照護品質提升 大幅降低醫療成本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近年,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造成醫療資源耗用與社會負擔,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亦為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為降低病人侵入性治療發生感染的風險,及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照護品質,疾管署自2015年起推動「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提升計畫」,以提升醫院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

疾管署推照護品質計畫  成功降低醫療資源耗用

疾管署表示,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提升計畫透過實務競賽、國際實務工作坊及醫學院教育研習營等方式,推行「降低呼吸器相關肺炎」及「降低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組合式照護,並由7家醫學中心擔任分區責任醫院,協助建置國內相關技術文件,提供全國醫院標竿學習參考,並建立院際合作模式,提升區域內參與醫院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目前,呼吸器相關肺炎感染密度降低幅度約33%;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則約降低16%,執行成效已達到減少醫療資源耗用及維護病人安全的目標。

此外,為提升國內手術安全,疾管署也開始執行為期2年的「推動組合式照護措施降低手術感染先驅研究計畫」,以多中心共同參與的方式,發展國內預防手術部位感染組合式照護措施推廣模式及相關工具與文件。

組合式照護措施  醫病安全有保障  

為獎勵積極參與計畫且表現績優的醫院,疾管署特別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舉辦「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提升聯合成果發表會暨頒獎典禮」,藉此增進醫療機構間相互合作及交流;疾管署同時也呼籲,醫療機構應持續推廣侵入性醫療裝置組合式照護措施,以降低呼吸器相關肺炎、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及手術部位感染的發生,進而降低醫療資源的耗用與社會成本的支出,並保障病人及工作人員安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0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7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為臺北市十大死因首位,其中口腔癌為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第8位;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青少年首次嚼檳榔的來源為家人及朋友。馬偕紀念醫院呂宜興主任表示,青少年接觸原因多為好奇,但長期嚼檳榔,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民間有1俚語「生的過麻油香,生不過4塊板」,道盡了生產風險,其中最恐怖的死因就是大出血,近幾年來,剖腹產比率增高,植入性胎盤風險隨之增加,容易引發嚴重大出血,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研發出「Nausicaa(王蟲)縫合法」,能夠有效止血並保留子宮,留住一線「生」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人家裡都會存放萬用藥膏,當皮膚出問題時都會派上用場,但要注意,其實被廣泛推薦的藥膏中大部分都含有類固醇; 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賴宥菊指出,民眾也不用過於擔心,因外用類固醇具有抗發炎、止癢與血管收縮作用,除了能改善皮膚過敏等現象,也能減少紅斑形成,甚至止癢作用,但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