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倦怠期想放棄?6方法培養運動好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倦怠期想放棄?6方法培養運動好習慣

大家都知道運動對於減重瘦身與維持健康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人真的想執行時,往往感到知易行難而放棄。如何讓運動持續下去,進而培養成為生活中自然的習慣,必須先對運動瘦身有正確的認知,使用有效率的方式,勿操之過急,給自己合理的目標與進度,在每一階段看到應該有的成效,就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要減「1公斤的脂肪」 需要運動多久

運動後量體重減1公斤可別高興太早,一般來說都是流汗脫水的結果,並不是真的減了1公斤的脂肪。要減去一公斤的體脂肪,需要消耗7700大卡。
一次中度運動30分鐘,大約可消耗250大卡的熱量,一週運動三次消耗750大卡,以這樣的運動量也要兩個半月左右才能減去約1公斤的體脂肪 。

如何計算運動消耗的熱量?

雅得麗診所新竹院區院長楊智堯表示,常在健身房的有氧器械螢幕上看到這樣一個英文單詞MET,它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 ?  MET其實是Metabolic Equivalent的縮寫,中文解釋為「代謝當量」,代表運動時代謝率與安靜時代謝率的比值。簡單來說,1 MET相當於一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MET是一種表示運動強度的數值(越大越強)。

以下列出常見運動項目的MET代謝當量表  
散步(4km/hr)  3.1 直排輪      5.1
快走(6km/hr)    4.4  羽毛球      5.5
跑步(16km/hr)   13.2  網球        6.0
腳踏車(慢)      3.0 游泳(慢)      4.5
腳踏車(快)      5.7 桌球        4.5
下樓梯         5.2 跳繩         12.0
上樓梯         9.0 有氧舞蹈     7.0

有了MET(代謝當量)的概念後,再套用以下公式,就能更精確的計算出運動消耗的熱量:

運動消耗熱量=MET(消耗熱量kcal/kg/hr) x 體重(kg) x 運動時間(hr)。

以一位體重70 公斤成年人,做有氧舞蹈半小時為例,共可消耗的熱量為: MET(7.0) x 體重(70kg) x 運動時間(0.5hr)=245 大卡。這相當於一支甜筒、一碗飯、甚至不到半個炸雞排的熱量。所以運動減重是需要累績的,可別以為運動後就能放縱大吃,這樣往往看不見成效還有可能越減越重!

熬過運動倦怠期的6大方法

很多人剛開始運動都很認真,但往往沒多久就放棄了。其實孤軍奮戰是相當寂寞也容易失去動力的。
1)尋找能一起運動的夥伴。有同伴一起運動較不會枯燥,同時也能形成一點壓力,互相督促。
2)最好選擇離家或公司近的地方運動,距離太遠會讓去的機率降低。
3)把運動排進行事曆 ,把它當成重要的事,就像上課或上班一樣,時間到了就一定要去。
4)每隔一陣子可稍微調整運動內容,調整強度,增加新鮮感。
5)不要超出自己的體力負荷,把自己操到過度疲勞或運動傷害,這樣反而容易使運動變成了壓力,導致不易維持。
6)發覺運動的好處及樂趣,多想想運動的好處,例如體重減輕、氣色好、穿衣服更好看、睡得更好、健康檢查正常、看起來更年輕、認識新朋友等,常提醒自己運動帶來的收穫會讓人更有動力持續下去。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避免運動傷害

雅得麗診所新竹院區院長楊智堯強調,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健康,但如果不注意傷了身體,甚至造成持續性的傷害,可就得不償失了。預防運動傷害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前的熱身,作一些關節肌肉的伸展動作,增加柔軟度,慢慢的增加體溫及心跳,讓身體有時間來適應接下來更激烈的運動強度。運動結束後,幾分鐘的伸展動作不僅可減少乳酸堆積,讓第二天肌肉不至於太過痠痛,也可以拉開緊縮的肌肉團塊,讓身體線條更好看,避免變成蘿蔔腿或金剛芭比。再者,運動的過程要注意自身的狀況,若覺得不適就要馬上減低強度,不要做超出自己體力能力範圍的運動。如果身體狀況有特殊考量,例如體重過重或是膝關節不好,所進行的運動項目就要有所選擇,可以選擇瑜珈或是游泳或水中快走,避免再加重膝關節的負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如今,很多人通常都忽略了對牙齒和牙齦的好護理。因此,許多人通常最終會通過前往牙醫診所來進行複雜的牙科手術等來花費金錢,而避免採取簡單的步驟來確保有效的牙齒健康。 關鍵方面: 定期刷牙有多困難?每天至少刷牙兩次肯定不是一項耗時的工作。ADA(美國牙科協會)建議使用小頭牙刷來有效清潔我們的牙齒。這種牙刷...

閱讀詳情 »

許多人想要更潔白的牙齒。有幾種方法可以美白牙齒。您還可以了解如何防止牙齒變色。本文包含許多有關美白牙齒的技巧。 通常,普通的牙膏在試圖美白牙齒時具有與這些產品完全相同的效果。詢問您的牙醫是否可以推薦您使用的品牌或產品。 新鮮的呼吸有時等於更白的微笑。您可以查看自己的呼吸是否有異味,請舔乾淨手或手臂的...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疾管署指揮中心多次呼籲民眾應落實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做好咳嗽禮節、減少近距離接觸,保持環境清潔及通風。 體外防疫做得好,那麼體內防疫呢? 如何提升自體免疫力,永保健康? 如何遠離腫瘤、癌症、老化? 很簡單,喝水就行!   【低氘的重要】 氘作為一種人體微量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