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偏頭痛患者女多於男3倍 1周4次小心惡化成慢性

偏頭痛患者女多於男3倍 1周4次小心惡化成慢性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中年婦女從念高中時就飽受偏頭痛之苦,一開始學著家長飲用感冒糖漿,止痛效果不錯,但用量持續上升,且有成癮症狀,1天最多喝8瓶才能控制頭痛,不喝感冒糖漿,就全身不對勁。


據統計,國內約200萬人罹患偏頭痛,盛行率為9.1%,以女性居多,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20至40歲女性平均每5名有1人是偏頭痛受害者。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指出,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疾病」,除了頭痛,通常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害怕特殊氣味,一發作從數小時到幾天不等,嚴重時,需臥床休息,影響工作或生活,長期下來還可能惡化為慢性偏頭痛。


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說,約有3%偏頭痛患者屬於「慢性偏頭痛」,1%為「藥物過量型頭痛」,該名中年婦人就是典型的「慢性每日頭痛合併藥物濫用」。


每天飽受頭痛折磨,自行購買感冒糖漿,透過「乙醯氨酚」成分來止痛,除了容易成癮,更恐使病情惡化,導致慢性偏頭痛。王署君建議,每月若因偏頭痛使用超過4次止痛藥,即應尋求神經內科診治。


偏頭痛屬於體質性頭痛 (原發性頭痛),病因來自於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性發炎,大部分是受到遺傳和荷爾蒙等影響,有時氣溫變化、環境因素,也可能讓患者痛到想哭。


舉例來說,氣溫屢創新高,門診偏頭痛人數增加約1成,患者如頻繁進出戶外與冷氣房,溫差過大,而誘發偏頭痛,此外,颱風為低氣壓氣旋,如果襲台,患者發作頻率亦會增加。


治療上,以藥物為主,包括預防與治療。止痛藥是在頭痛發作,才需服用;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需要長期服用,一般療程需要服藥3至4周。


健保109年2月1日起有條件地給付肉毒桿菌素,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若診斷為慢性偏頭痛患者並使用過3種以上預防性藥物無效,可與主治醫師溝通討論是否適合申請。


除了透過藥物預防,醫師建議,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每天補充2,000至2,500c.c.水分,避免菸酒、激烈運動以及辛辣、煙燻等刺激性飲食,並少吃可能誘發頭痛的起司、巧克力、柑橘類、紅酒等食物。


更多NOW健康報導
▸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老人缺牙無法正常進食影響身心 牙醫師分析解決策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高齡92歲的練練阿嬤,長期使用導尿管出門就醫大不便,透過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居家醫療團隊定期訪視下,終於成功移除了長期留置體內的多條管路,讓阿嬤得以再遊老梅綠石槽,並哼唱著〈望春風〉,一圓長久以來的心願。 居家醫療團隊 聆聽患者需求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位73歲老翁,日前因為出現尿不出來及發燒症狀,前往醫院急診求治,住院後發現骨盆腔有一個直徑10公分的巨大攝護腺腫瘤,已侵犯鄰近器官與直腸,還併發直腸血管破裂大出血休克,安排病患接受經尿道雙極電刀攝護腺刮除手術打通尿道以及雙側睪丸切除手術,狀況較為穩定,目前持續接受荷爾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北部一對夫妻,去(2016)年12月12日由印尼峇里島旅遊返國,曾於當地被蚊子叮咬,依旅遊史與發病日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呼籲,印尼12月~4月已進入雨季,前往流行地區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另屈公病同樣透過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傳播病毒,目前國內氣溫仍適合病媒蚊生長,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今年41歲的黃小姐,學生時期近視高達700多度,戴著厚重眼鏡常遭同學取笑看起來老氣,但她不習慣隱形眼鏡的異物感,才決定接受近視雷射矯正手術,至今已經16年了,視力都還是1.0,也沒有乾眼的困擾。眼科醫師陳威霖表示,乾眼是患者接受近視雷射矯正手術最擔心的問題,事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