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做試管嬰兒頻失敗 中年婦靠中藥針灸成功「做人」

想「做人」成功,中藥加針灸輔助調理是另一選擇!現年42歲的方小姐,婚後2年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可是肚皮卻始終毫無動靜。只好嘗試尋求試管嬰兒協助,沒想到2年間歷經3次療程,卻都以失敗收場,且每次療程所能取的卵子數量也逐漸變少,讓年逾40的方小姐驚慌不已。

做試管嬰兒頻失敗 中年婦靠中藥針灸成功「做人」

現年42歲的方小姐婚後間歷經3次試管嬰兒療程,卻都以失敗收場。

雖然人工生殖過程並不順遂,但希望孕育新生命的渴望,卻讓過去討厭吃中藥、提針灸就色變的方小姐在友人建議下,輾轉至市立聯合醫院尋求中醫協助調理。還好在以中藥搭配針灸調養,提升卵子品質、子宮環境後;方小姐再次挑戰試管嬰兒療程,終於順利成功,並於今年產下1名健康寶寶,一圓為人母夢想!

年齡是生育力致命傷!晚婚、工作壓力大,現代女性不孕問題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在求子之路上,年齡一直都是生育力的一大致命傷!就以女性朋友來說,只要年過35歲就可視為高齡產婦。倘若超過40歲更是自然受孕困難、容易流產的一群,就算做試管嬰兒,成功率也相當低。因此,以醫師角度來看,建議有生育需求的朋友,應盡早把握時機、準備受孕為佳。

偏偏現代晚婚、晚育的女性比例大增,且現代女性常有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的問題。再加上生活壓力、長期苦於不孕等負面心理影響下,更容易會使人體荷爾蒙分泌、內分泌系統運作產生紊亂;若未適度調理、改善,恐將影響卵巢排卵功能,甚至可能因此陷入惡性循環中,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做試管嬰兒頻失敗 中年婦靠中藥針灸成功「做人」

透過中藥與針灸輔助,能幫助改善女性卵子品質及子宮機能,將其調整成適孕環境,以提高受精卵著床的成功機會。

1年無避孕未見喜訊?應積極就醫,排除器質性問題釀不孕可能

周宗翰中醫師建議,若夫妻在無避孕下,規律性行為長達1年時間未見喜訊,就建議男女雙方應適度懷疑有不孕的可能。若以女性來說,通常會建議先給婦產科檢查有無器質性的病變。如果檢查發現有輸卵管阻塞、子宮息肉或子宮肌瘤太大等器質問題導致不孕,則建議先由西醫評估是否有手術處理的必要性。

若器官構造正常,但不論是自然受孕,或是採取試管嬰兒等人工生殖方式都無法懷孕;則建議不妨尋求中醫師協助調整體質,透過中藥與針灸輔助,來改善卵子品質及子宮機能,調整成適孕環境,以提高受精卵著床的成功機會。

中醫談女性不孕!月經期、量、質、色看出端倪

至於中醫如何治療女性不孕問題?周宗翰中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女性月經的期、量、質、色都是觀察指標之一。如果女性月經常有血塊大多、經期偏長的問題,或是經常經痛,就代表子宮虛寒、不夠溫暖,自然不易讓胚胎著床,針對這類體質者中藥的紫石英,就可以幫助改善這樣的情形。

但如果是反覆性的陰道感染、骨盆腔炎等症狀,則代表有子宮濕熱、容易發炎的問題,這類朋友往往一吃補就上火,因此調理上建議使用龍膽草、貫眾、白頭翁等中藥,來改善子宮濕熱的環境。

另外,若是壓力大、經常熬夜,導致肝氣鬱結、排卵(經期)不規律的婦女,則建議使用有助疏肝理氣的中藥,例如,香附、烏藥、合歡花等,來輔助調節生理機能,讓荷爾蒙分泌恢復穩定。

做試管嬰兒頻失敗 中年婦靠中藥針灸成功「做人」

周宗翰中醫師指出,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也是影響試管嬰兒治療、求子之路成敗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想「做人」成功,減少心理壓力、調整身心狀態是關鍵

最後,周宗翰中醫師也強調,懷孕是機運問題,不管是中醫調養或是西醫的人工生殖,都只是提高生育的機會,不完全百分百成功!因此對於有急迫生子需求的高齡婦女,不妨可試著採取中醫加人工試管嬰兒的中西醫合治方式,來加以調理,增加受孕機會。

除了說明中西醫合治的好處外,周宗翰中醫師指出,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也是影響試管嬰兒治療、求子之路成敗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心理壓力較重的婦女,她們的內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血管長期處在收縮狀態,影響子宮、卵巢、輸卵管肌肉收縮出現紊亂,進而干擾胚胎著床而導致治療失敗。所以家屬的支持和理解,對於女方調整心態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9/690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高血糖為現代文明病「糖尿病」的特徵之一。血糖控制若長期不彰,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及視網膜病變等。許多人為了控制血糖,杜絕合併症找上門,開始查遍偏方,聽信傳言,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朱珮儀指出,血糖穩定的秘訣便是「飲食、運動與藥物」! 飯後喝綠茶改善血糖? 無效!...

閱讀詳情 »

奇亞籽 (Chia Seeds),又名奇異子,因富含多種養分而與藜麥一樣,被視為超級食物,容易消化,低熱量而富含水溶性纖維,可預防便秘,具有遇水膨脹特質,能提供持續飽足感,降低食慾,減慢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同時維護腸胃健康,因而受到一眾歐美人士推崇,名模Miranda Kerr 也以奇亞籽來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肝病堪稱國病,肝癌始終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每年約有1萬人死於肝病。病從口入,吃進肚子的食物,必須經由肝臟代謝、解毒,網路謠傳吃花生、泡菜、臭豆腐,還有人手一杯的手搖杯,都會傷肝,是真的嗎?中醫師李深浦表示,人每天所吃的食物都由肝的樞紐轉化,所有的營養來源都經過肝臟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小心蔬果吃不夠,變成「累」單身!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全台外食人口超過8成,其中一個人住、未婚且與家人住以及頂客族的類單身族群更是外食主力軍。營養師宋明樺強調,蔬果若攝取不足,尤其不吃水果會缺乏微量營養素,長期下來身體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容易有氣無力、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