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檢「預防勝於治療」健康生活習慣更重要

健檢「預防勝於治療」健康生活習慣更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有心想給自己做個健康大檢視,面對琳瑯滿目的檢查項目以及各式各樣「套餐式」的健康檢查,怎麼選擇才好?之前做過健檢,醫生說沒有什麼大問題,這次的健檢該怎麼安排?

健檢常規項目  做到預防醫學

安南醫院健檢中心主任李崇豪醫師表示,現在各家健檢中心都會衡量受檢者預算,檢視其年齡、性別、家族病史、個人病史、生活習慣等綜合考量以客製化最適合的健檢。其實,健檢結果只能反映「目前瞬間」的健康狀況,既不能完全反映以前的健康狀態,如過去得過的感冒或胃炎,往往了無痕跡,也不一定能預測以後的健康狀態,當下胸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顯示沒有腫瘤,但若繼續抽菸,無法保證未來就不會生病,如果只看當下的檢查報告,而不在無病的狀態下改變既有的危險因子,生病時再來問:「我從來都沒有這個病,為什麼現在會有?」已太遲。

檢查結果是一時  健康生活應常態

李崇豪主任指出,健檢後沒有改變生活型態、減少危險因子,這樣的健檢是盲目的。父母帶給每個人的先天基因是呱呱落地前就決定了,但能改變以避免疾病的後天不良生活方式,卻總是因為習慣與還沒有疾病症狀威脅而難以改變。

基因檢測 提早知道罹病風險高低

「基因檢測」針對影響致病的基因進行多重分析,這種精準醫學就是是個人化醫學的延伸,也可以代表俗稱的個人體質,提早知道罹病的風險高低,進一步透過生活與飲食的調整以預防疾病衍生,並且更加強弱點處的健檢追蹤,未來幾年也能較密集的定期針對特定需求檢查,以防範未然,這種「科學算命」的新型健檢方式,將是超前部署在生活、醫療上管理自己的健康。

【延伸閱讀】

新一代抽脂技術不僅讓脂肪變黃金 更添一亮點

篩檢早期乳癌降低風險 「乳房影像診斷」功不可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年終拼績效千萬別過頭,否則壓力過大恐造成顳顎關節卡住,無法張口!台中市一名26歲百貨公司櫃姐,早上起床刷牙,沒想到嘴巴一張開卻合不起來,照鏡子發現臉歪嘴斜;一度緊張以為是中風了,到醫院急診檢查身體沒有異狀,轉診到牙科檢查,才發現是工作壓力過大,引起顳顎關節症候群,經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冬天是病菌的好發季節,尤其是免疫力較低的小朋友,家長一不注意就容易感染。如何才能降低罹病風險呢?小兒科醫師指出,務必做好接種疫苗、勤洗手、熱水煮滾餐具、漂白水加強清潔、生病在家休息、配戴口罩等6大工作,就能遠離生病的威脅。開業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表示,年齡低於6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簡稱『愛滋條例』)」部份條文修正案,修法重點包括嚴格條件限制下,容許醫事人員對疑似感染來源逕行篩檢;愛滋感染者醫療給付部分回歸健保;外國感染者無須被強制遣返等重大議案。該項修法,可說是愛滋人權的一大步。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都會透過飲酒藉此放鬆心情,也曾有醫學報導適量飲酒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小心若喝上癮,不但會造成身體不適,也可能引發家庭以及社會等問題;彰化開業診所院長吳穠楷指出,飲酒成癮在醫學上被認定是疾病,酒癮患者對酒精無法抗拒,包括個人行為、基因遺傳及社會文化等都可能是成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