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檢「預防勝於治療」健康生活習慣更重要

健檢「預防勝於治療」健康生活習慣更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有心想給自己做個健康大檢視,面對琳瑯滿目的檢查項目以及各式各樣「套餐式」的健康檢查,怎麼選擇才好?之前做過健檢,醫生說沒有什麼大問題,這次的健檢該怎麼安排?

健檢常規項目  做到預防醫學

安南醫院健檢中心主任李崇豪醫師表示,現在各家健檢中心都會衡量受檢者預算,檢視其年齡、性別、家族病史、個人病史、生活習慣等綜合考量以客製化最適合的健檢。其實,健檢結果只能反映「目前瞬間」的健康狀況,既不能完全反映以前的健康狀態,如過去得過的感冒或胃炎,往往了無痕跡,也不一定能預測以後的健康狀態,當下胸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顯示沒有腫瘤,但若繼續抽菸,無法保證未來就不會生病,如果只看當下的檢查報告,而不在無病的狀態下改變既有的危險因子,生病時再來問:「我從來都沒有這個病,為什麼現在會有?」已太遲。

檢查結果是一時  健康生活應常態

李崇豪主任指出,健檢後沒有改變生活型態、減少危險因子,這樣的健檢是盲目的。父母帶給每個人的先天基因是呱呱落地前就決定了,但能改變以避免疾病的後天不良生活方式,卻總是因為習慣與還沒有疾病症狀威脅而難以改變。

基因檢測 提早知道罹病風險高低

「基因檢測」針對影響致病的基因進行多重分析,這種精準醫學就是是個人化醫學的延伸,也可以代表俗稱的個人體質,提早知道罹病的風險高低,進一步透過生活與飲食的調整以預防疾病衍生,並且更加強弱點處的健檢追蹤,未來幾年也能較密集的定期針對特定需求檢查,以防範未然,這種「科學算命」的新型健檢方式,將是超前部署在生活、醫療上管理自己的健康。

【延伸閱讀】

新一代抽脂技術不僅讓脂肪變黃金 更添一亮點

篩檢早期乳癌降低風險 「乳房影像診斷」功不可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懷孕、坐月子的時候千萬不能哭!」很多新媽媽都從老一輩口中聽過這句話,為什麼不能哭?老人總會一本正經地說:「身體會不好,眼睛也會哭瞎的。」 今年剛剛27歲的蕭山人王女士,真的遇到了問題。 (圖片來源)   懷孕時狀況不斷 心理壓力大 王女士今年27歲,今年2月份生下寶寶。懷胎十月,王女士...

閱讀詳情 »

摘要 前幾天,湖北棗陽市七方鎮隆興小學,3個小學生在教室戴著剛買的驅蚊手環玩耍,許多同學圍過來看熱鬧,手環發出刺鼻的怪味,29名學生陸續出現頭暈、噁心、肚痛、紅腫等症狀,被緊急送到鎮衛生院治療......   據商家說,這些三無產品手環來自浙江義烏。 此為大陸新聞,希望台灣沒有這種情形&...

閱讀詳情 »

(示意圖,非事件本人) 1月28日,作為偶像組合出道的「3B junior」錄製節目時,12歲成員因吸入過量氦氣昏倒,據《女性自身》雜誌報導稱,目前她仍半身不遂病情嚴重。 據知情人透露:「醫生的診斷結果是腦空氣栓塞,就是腦內血管進入空氣妨礙血液流動。2月4日朝日台在記者見面會上說該成員經過三天終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