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先天性心律不整造成的嬰兒猝死 恐與基因突變有關

先天性心律不整造成的嬰兒猝死 恐與基因突變有關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荷蘭研究發現,導致嬰兒猝死的先天性心律不整,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由於嬰兒時期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的症狀普遍不明顯,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提早因應。隨著醫學進步,利用次世代定序(NGS)技術,結合新生兒篩檢及藥物過敏的基因檢測,透過抽血即可最多同時檢測208個基因、200種疾病。


先天性心律不整 胎兒心臟超音波難發現


根據歐洲研究發現,有10%的嬰兒猝死,與特定先天性心律不整有關,經常是因為基因變異,導致心臟離子通道病變,因發心律不整而造成嬰兒猝死。


最新出爐1份荷蘭研究,2月發布於《國際鑑識遺傳學期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Genetics),研究針對102名荷蘭猝死嬰兒案例進行基因檢測,發現有近6成(58.8%)的案例帶有導致心律不整的基因變異,其中有3個基因是首次被發現,有7個基因在此研究中首度證實有關聯性。


台灣國健署統計,台灣先天性心臟病占新生兒的6%至10%,相當於台灣每年有2,000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寶寶出生。小禾馨兒童專科診所院長吳俊厚表示,目前可透過胎兒心臟超音波、或是滿月後自費「新生兒心臟心電圖」檢查,有機會篩檢出某些先天性心律異常疾病。


吳俊厚提醒,然而每項檢查都有它的侷限性,微小的心臟缺損未必能第一時間發現。若能搭配新生兒疾病基因檢測早期發現,可以即時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預防心悸或猝死。


透過基因檢測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台灣大學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博士洪加政表示,此篇荷蘭研究最後建議,有相關風險的民眾可考慮進行基因檢測,尤其在其他親屬也有同樣的症狀時,更有可能是家族遺傳性疾病。


洪加政強調,2017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心臟病學會(ACC)以及心律協會(HRS)針對心律不整病人管理指引中建議,心律不整病患可以考慮進行基因檢測,可根據基因的分型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吳俊厚院長補充,不是所有新生兒心臟病都需要治療,有些症狀輕微,只要定期追蹤即可。若是出現明顯症狀或較為複雜嚴重的心臟疾病,經評估需要積極治療,近年來台灣在診斷及開刀技術進步,都可透過藥物治療、心導管、手術治療,孩子是有機會與正常人無異。


少量血檢測208種致病相關基因 守護新生兒健康


吳院長提醒,目前已知有部分用藥基因容易引發嚴重的藥物過敏,若帶有「RYR1」及「CACNA1S」基因的人,就容易對手術常用的麻醉藥物異氟醚過敏,出現惡性高燒併發症,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目前健保規定醫生處方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前,要先對病患進行特定基因檢測。但大部份的藥物基因篩檢還不是常規檢查,只能轉介到實驗室和醫療院所進行檢測,若能在新生兒時期就了解用藥過敏狀況,就能避免相關併發症發生。


洪加政也說,目前新生兒基因檢測產品,大多只有做到聽損疾病與中樞神經疾病2大類,現今已有廠商研發出利用次世代定序(NGS)技術,結合新生兒篩檢及藥物過敏的基因檢測,提前預知藥物反應,避免藥物過敏狀況,提供多達12大類的疾病檢測及完整的疾病基因檢測,更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態。


更多NOW健康報導
新冠病毒與抗體皆陽性? 有抗體未必能全面對抗病毒
網傳這些食材可治療新冠? 食藥署出面打臉駁斥謠言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身材偏圓潤,立志想減肥戒掉喝含糖飲料,改用蜂蜜水取代,沒想到半年下來,體重仍然維持原本模樣,內心感到十分納悶,直到營養師李芷薇詢問過後,才發現她每天飲用2000~3000CC的蜂蜜水,這才適時提醒,雖然蜂蜜對人體相當有益,卻仍然含有糖分,每天攝取...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即將來臨,許多人嚮往穿上短褲迷你裙,但因小腹或身體肥胖而卻步不前。在愛美心態的驅使下,民眾開始探詢各式各樣的甩肉秘訣,並進一步追求高CP值的減重方法來幫助回到窈窕身型,殊不知一昧追求減重的結果,容易使人忽略肥胖對身體真正帶來的危害,並造成溜溜球效應,導致前功盡棄。 喝水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男子,因平時無任何症狀,因此並無認真控制血壓,但上月卻突然出現癱軟、口齒不清等症狀,緊急就醫後,確診為腦中風,所幸經治療後,男子恢復良好。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神經內科張嘉為主任表示,許多人多以為冬天較容易誘發腦中風,但其實不只是在冬天,只要患有三高族群者,都為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除新冠肺炎外,台灣在愛滋防治上也同樣「超前部署」。截止2019年底,台灣愛滋防治已達到「88-92-95」,表現位居全球前段班,且新感染者人數已接連2年呈現下降趨勢。不過,根據最新的「愛滋認知大調查」顯示,不僅逾5成台灣民眾對愛滋仍普遍存在負面觀感,在滿分10分的正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