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近視早介入,6成機率防惡化! 愛盲協會推「兒童視力教練」

兒童近視早介入,6成機率防惡化! 愛盲協會推「兒童視力教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童視力教練防近視惡化!台灣近視有近視三高「低齡發生率高、全國盛行率高,高度近視比例高」問題,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攜手鏡片品牌,推出「兒童視力教練」公益計畫,針對6-15歲學齡兒童,提供長期的視力全程照護並全額補助。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何一滔醫師表示,近視不及早介入,可能演變成高度近視增加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會失明眼疾風險。

愛盲協會推「兒童視力教練」 造福低收入家庭、早產童

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視覺日,今年主題「Hope In Sight,讓視界充滿希望」,據最新統計全球有超過2.5億的視力障礙人口,其中近一半人沒有辦法負擔視檢與配鏡的療程,因此必需忍受不良視力、最終導致重大眼疾或視盲。

中華民國愛盲協會對此推出「兒童視力教練」公益計畫,針對具有近視困擾的6-15歲學齡兒童,提供包括視力檢查與定期追蹤、近視前期維護與治療、就診交通往返補助等,更納入兒童近視控制專利鏡片,是研究證實能有效減緩眼軸增長(近視惡化)達6成的非侵入式鏡片,預計優先開放給低收入家庭學童與先天早產學童加入。

兒童近視控制 把握7-10歲黃金期

眼科醫師李怡萱表示,從學齡前到6歲開始,孩子們進入學校與長期閱讀,常發生近視;尤其年齡越小近視,若沒有及早介入檢查與治療,惡化成高度近視的比例越高。然而家長常有迷思,擔心孩子配戴眼鏡需戴一輩子,或認為只有閱讀或看黑板才要戴眼鏡、平常不戴也沒關係,否則會加深近視度數,甚至不願意帶孩子去配眼鏡。

殊不知,近視的發生跟配戴眼鏡並沒有關係,度數加深是與眼軸增長有關,眼軸每增長1mm,近視就會加深300度;若發生近視卻不戴眼鏡或沒有注意近視控制,容易加重眼睛疲勞,讓睫狀肌一直處於痙攣狀態,造成近視度數加重。

許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夜間睡覺配戴角膜塑型片8至10小時,對於近視控制雖有效果,但僅有8、9成的人白天可獲得清晰視力,有部分孩子仍無法完全解決白天的近視困擾。現在最新的兒童近視控制鏡片,全日配戴可以矯正獲得清晰視力、避免用眼疲勞,讓孩子自然而接受適應配戴眼鏡。

近視防治刻不容緩 基隆長庚醫院持續近視控制研究

基隆長庚醫院眼科助理教授劉春甫醫師表示,造成近視加深的元凶,與基因、環境最為相關,而國內學齡兒童近視加深原因多源自於眼軸增長。近年來眾多研究指出,「周邊視網膜成像離焦」在抑制近視加深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角膜塑形片被認為正是利用這項原理達到控制近視,並經許多研究證實有效,不過屬於侵入治療。

此外,台灣近期已導入國際最新研發、具有周邊離焦設計的光學鏡片,特製的鏡片上每一個微型透鏡均能提供周邊控制近視離焦,只須像一般眼鏡的佩戴方式即可抑制近視加深,是患者一大福音。目前香港理工大學的臨床實證上似有初步成效,但仍需要進一步執行研究來確證。而基隆長庚醫院正研究近視控制方法,針對近視病人執行各種療效評估與統計,預期盡快找出配戴此種光學鏡片與近視變化的關係策。

何一滔醫師提醒,近視如不及早介入,將造成國人視力健康維護的沉重負擔,尤其因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有更高機會併發易造成失明的眼睛疾病,例如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開放性隅角型青光眼及白內障等。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由院長鍾元強率隊,前往柬埔寨偏鄉義診,並與吳哥窟和平醫院進行學術交流,鍾院長表示,當地醫療資源十分匱乏,小小鄉下一天就義診了275病人,並允諾將來和平醫院派醫師及護理師有機會到澄清醫院接受重症醫療的培訓。國際義診活動 克服語言障礙這次的國際義診活動,是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天氣冷颼颼,圍爐吃火鍋時不慎燒燙傷該怎麼辦?要用阿嬤的偏方,趕快在傷口上塗醬油、漿糊、蛋白嗎?或用網路鄉民傳說中的黑人牙膏、白藥膏、小護士、神奇紫草膏、凡士林等塗抹傷口?還是聽從媽媽的話,泡鹽水、冰敷?到底怎麼做才正確,讓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傷口護理師魏秀慧來告訴...

閱讀詳情 »

TVBS旗下暖心名醫江坤俊,簽約給TVBS近一年半時間,創下不少紀錄,包括網路上百支影片點閱累績破3千萬,演講近百場,1年半中出兩本書,每周至少有四天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是目前曝光率最高的醫師,跟TVBS合作,江坤俊說跟他形象很符合,彼此很接氣,合作的相當愉快,不怕TVBS讓他做太多事,就怕沒事做。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吞嚥困難是年長者的健康危機,如果喝水容易嗆到,就有可能罹患吸入性肺炎;大塊食物掉入氣管堵塞,就可能立刻失去生命。如果發現自己吞嚥不流暢,可藉由訓練喉嚨肌肉,減緩吞嚥困難。假使因病導致吞嚥困難,除本身疾病主治醫師外,最好也要會診復健科,找尋改善方式。   台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