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全台缺水防疫洗手吃緊! 疾管署:稀釋漂白水這招管用

全台缺水防疫洗手吃緊! 疾管署:稀釋漂白水這招管用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正處於數十年來非常嚴重的乾旱,許多水庫蓄水量僅約10%,台南白河水庫則已經完全沒水,氣象局預測未來2周仍然是東北季風影響為主,要舒緩旱象杯水車薪。衛福部疾管署提醒,如果面臨停水,善用儲備水與稀釋漂白水。


疾管署提醒該洗手就洗手 水龍頭維持小水量少量肥皂就好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目前水情緊繃,但手部清潔仍然要「當用則用、當省則省」,該洗手時就要洗手,可是一樣可以節省用水,水龍頭開小一些,雙手打溼不要塗抹過多肥皂清潔劑,搓揉雙手時將水龍頭關閉。


水源不足或停水 稀釋漂白水可暫時取代肥皂


林詠青說明,一旦水源不足停水,清潔雙手就要仰賴稀釋漂白水,如果家裡沒有測量工具,可裡利用家中湯匙與保特瓶簡易配置,先用1湯匙含氯漂白水,再加上1保特瓶(中瓶)約1,250c.c.清水攪拌,做成原始稀釋漂白水。


林詠青繼續說,將2湯匙原始稀釋漂白水,再加上4個保特瓶(中瓶)清水約5,000c.c.,就可以調配出適合用於洗手的稀釋漂白水,如果家裡有簡易測量工具,使用1c.c的含氯漂白水攪拌100c.c.清水,再取出10c.c配合1公升清水。


全台缺水防疫洗手吃緊! 疾管署:稀釋漂白水這招管用

▲稀釋漂白水調配方式。(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勿殘留漂白水在手上 完全沒水源才用酒精替代


林詠青強調,調製3至5ppm含氯漂白水後,可以裝在附有水龍頭的儲水桶,先用少水量把雙手打溼,搓揉雙手20秒後,再用開水龍頭洗雙手,最後在用少量清水,把殘留在雙手的漂白水去除。


林詠青同時提醒,假使在完全沒有水源狀態下,不得已就只能用酒精乾洗手,但酒精僅能針對細菌或有外套膜的病毒才有效用,在清潔雙手上仍有侷限,例如腸病毒與諾羅病毒,酒精就效果有限。因此,一旦無法溼洗手時應避免接觸眼口鼻。


台大醫院提醒 有傷口用清水洗手就好


雙手有傷口則可以僅用清水洗手,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在部分研究發現,長時間用稀釋漂白水洗手,可以些微改善皮膚溼疹;但也有研究發現,稀釋漂白水清洗雙手的效力可能跟清水沒有明顯差異。


蔡呈芳也說,目前市面上有販售醫療用漂白水,可用於身體皮膚,但價格比較貴,如果要用稀釋漂白水,要特別注意雖然對病菌有效,但對於霉菌卻效果有限。最後特別提醒,民眾如果使用稀釋漂白水洗手後,發現皮膚發紅發癢疼痛,應儘速就醫。


▲缺水時期消毒水配置及手部消毒步驟影片。(影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一般人是沒事多喝水,但醫師提醒,對於多囊腎患者而言,不多喝水極可能出事。(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遺傳到俗稱「泡泡腎」的多囊腎,在台灣,竟有一群病人曾一度只能每天督促自己猛灌大量白開水下肚,以求能延緩自己走上洗腎一途的時間,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正...

閱讀詳情 »

▲遺傳「多囊腎」上身,不敢、不願生育,常成為患者最大的遺憾。(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害怕生下一輩子註定要洗腎的娃娃!今年34歲的阿成(化名),25歲時因為突發高燒、腰痛,這才發現自己竟有俗稱的「泡泡腎」,最終難脫洗腎命運,也因為這一種最常見的遺傳...

閱讀詳情 »

▲結石卡在不同位置,可能引發身體不同部位的反射痛。(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下體疼痛難耐,竟是體內有「石頭」在作怪!門診有40歲出頭男子,陰囊、陰莖突然開始一陣一陣的隱隱發痛,但既沒撞擊到,近期也沒有騎腳踏車,擔心自己是不是「整組壞光光了」急忙就醫,醫師一驗...

閱讀詳情 »

▲有特殊體質的人服用磺胺藥,發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提高49倍。(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具抗菌和消炎功能的磺胺藥,普遍被用來當作抗生素或治療許多發炎性皮膚疾病,儘管是老藥,卻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約有5分之1的台灣人帶有基因型「HLA-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