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孕期最好要照幾次超音波?公費VS.自費怎麼選.打造個人化產檢...

公費VS.自費.打造個人化產檢

文/周滋靜.彭曉薇 採訪諮詢/育馨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愛文診所暨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仇思源(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列) 攝影.妝髮/賓果邦尼BingoBunny 演出/黃郁惠.洪維宣

恭喜妳懷孕了!相信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內心必定充滿著許多難以言喻的情緒,為了解新生命在不同時期的生長狀況,並降低懷孕及生產過程時可能面臨的風險,準媽咪更應遵循醫師建議,把握定期產檢。深入了解公費與自費的產檢項目,更有利於準媽咪打造個人化的產檢,以順利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全孕期最好要照幾次超音波?公費VS.自費怎麼選.打造個人化產檢...

 

了解定期產檢意義

育馨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定期產檢在懷孕各階段具不同意義,總體而言,是要確認母體的健康狀態、胎兒發育情形與生長狀況,並透過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降低產科併發症,減少醫療負擔。每對父母對胎兒最大的期待,不外乎是健康生長、順利出生,以臨床數據來看,約95%以上的胎兒都能健康、平安出生,雖然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相關檢查項目愈來愈多元,但「產檢並非萬能,仍無法排除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很多狀況還是得到胎兒出生後,甚至在成長過程中才會一一顯現。

 

何謂產檢補助?產檢要注意哪些事?

@內:什麼是產檢補助?需要申請嗎?其實領到《孕婦健康手冊》就等於開啟公費補助的定期產檢之路囉!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指出,通常懷孕6~10周時,產檢醫師透過腹部超音波確認胚胎正常發育、聽到心跳後,便會視情況發放《孕婦健康手冊》。提醒媽咪,每間醫療院所的產檢流程不一定相同,但只要照著護理人員的指導,就能慢慢熟悉,不用太擔心。

 

自費產檢.因人而異

大部分的準媽咪在醫療院所確認懷孕、聽到胎心音,確認胚胎穩定發育後,約8~12周會拿到《孕婦健康手冊》,同時也會拿到一份自費檢查項目表,內容包括檢查項目、內容、周數、費用及檢查方式,不同醫療院所提供的檢查項目與費用,多少會有所差異,通常醫師會依照準媽咪個別狀況,給予建議,若無特殊狀況、非高危險族群,自費項目做與不做的決定權還是由爸媽掌握。

 

全孕期最好要照幾次超音波?

愛文診所暨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仇思源指出,在剛懷孕時,必須使用超音波來確認確定懷孕周數、胚胎數目、預產期、著床位置、心跳、是否子宮外孕等;在12周則建議自費做初期唐氏症篩檢及頸部透明帶;17周以後有補助一次超音波;20~24周建議可以自費做高層次超音波;最後建議在37周時,再照一次超音波來確認胎兒體重與胎位正常與否,整個孕期,最好至少照5次,其他時間則按照個人需求來調整是否需要照超音波。

 

全孕期最好要照幾次超音波?公費VS.自費怎麼選.打造個人化產檢...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 懷孕了!!準媽咪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延伸閱讀 早期胎檢.讓周產期防護更周全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Covid-19幾乎已蔓延至全世界每個國家,使1,830萬人患病,並造成至少694,800人死亡,在最嚴重的美國也有4,725,100例確診病例和155,900例死亡。台灣最近開始有個隱憂 : 是否會爆發第二波感染潮。目前這仍有許多未知數,但每個人可以做的是 : 做好個...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腰粗,別不當一回事!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提醒,在台灣,中年男女約每2人就有1人腰圍超標,而這種因荷爾蒙變化導致的代謝力下降,將從內臟脂肪堆積、腰圍變粗開始引爆一連串的「三高」連鎖反應,若不即時管控腰圍,結果就是三高慢性病上身。而醫師更...

閱讀詳情 »

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今年多了個好夥伴江坤俊醫生一同主持。江坤俊從醫療界橫跨演藝界,起初只是抱著玩票性質,沒想到這一跨就三年過去,還在網路上人氣爆棚,被網友稱為「暖心名醫」,許多病患也因為受到他在節目上的鼓勵,有勇氣進入診間就診。 被封暖心,但在江坤俊心中,...

閱讀詳情 »

▲(照/彰基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騎機車,戴錯安全帽種類,當心顏面骨折風險比人高!台灣有本土研究指出,國人機車事故引起的顏面骨骨折傷患中,幾乎全部都是配戴半罩式和4分之3罩式安全帽;醫師就建議,戴全罩式安全帽才能確實、有效防護顏面骨骨折。 一名26歲男子,日前和友人聚餐後,返家途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