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民在家防疫也要防癌 戒除嚼檳榔定期檢查遠離口腔癌

全民在家防疫也要防癌 戒除嚼檳榔定期檢查遠離口腔癌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為強化COVID-19第3級疫情警戒相關措施,民眾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一經查獲有違反情事,不再勸導,逕予開罰,罰則為《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處新台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


吃檳榔常要脫下口罩,對於防疫會造成破口,另外檳榔的製程不清楚,所以國民健康署呼籲嚼檳榔的民眾,把握防疫機會「戒除檳榔」,除了可以遠離口腔癌,也減少染疫的風險,保護自己的健康,同時也保護大家的健康。


嚼檳榔壞處多 害「口」又「傷身」


嚼檳榔壞處多,不僅是導致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嚼食檳榔者牙周炎的罹患率也較高。大部分嚼檳榔的人都有牙齦出血、口臭、張口和吞嚥困難,以及口腔潰瘍、口腔黏膜細胞病變等病徵,常見表現有口腔燒灼感、怕吃酸或辣的食物、口內黏膜逐漸變硬、緊,逐漸張口困難或出現紅斑、白斑等癌前病變,最終形成口腔癌。


除此外,國內研究指出,嚼食檳榔與肥胖、代謝症侯群、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關。嚼食檳榔者,罹患阻塞性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風險比沒有嚼食檳榔者高3.5倍。另有研究發現,嚼食檳榔可能影響子女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相較沒有嚼食檳榔者,嚼檳榔者的子女發生代謝症候群風險高達2倍以上。


戒檳榔好處多 防疫也防癌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為因應3級警戒,民眾全力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政策,防疫期間外出時全程配戴口罩、勤洗手,並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聚會,此時戒檳榔的好處,可以減少嚼檳榔的支出及減少使用檳榔當作交際物品,不僅省下荷包,少了血盆大口及口臭,賺到自身形象,最重要的是守住健康的無價﹗國民健康署呼籲檳友們,把握此時,一起戒檳榔,防疫也防癌!


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請做好防疫措施,前往牙科或耳鼻喉科接受檢查。另外,為讓民眾預防及早期發現口腔癌,政府免費提供30歲(含)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及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記得於疫情趨緩後,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更多NOW健康報導
▸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疫情來襲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何修榕提出5大關鍵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朋友愛喝飲料,讓許多父母相當苦惱,可樂、汽水就是添加碳酸的糖水,不但熱量高,更會造成鈣質的流失,而一般果汁中的真正果汁含量又不明確,同樣有高糖份的危機,甚至塑化劑的隱憂。雖然部分乳酸飲料與發酵乳擁有健康食品的標章,但這表示孩子喝了就沒問題嗎? 乳酸菌助整腸 好處多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收治一名女性乳頭凹陷案例,該患者從小乳頭凹陷在乳暈下,隨著年紀增長並無改善,擔心日後會影響婚姻生活及哺乳或清潔上的問題,因而前往門診諮詢治療,經理學檢查,也了解了手術方式後,該患者選擇接受乳頭凹陷矯正手術,術後獲得良好改善,且未來哺乳也預計不受影響。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有些糖尿病患者發現血糖下降,便以為糖尿病已得到控制因此不再吃藥,最後反而惡化到要洗腎的地步,台灣的洗腎者有四成是因糖尿病所導致,是排名第一的隱形殺手,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須特別謹慎,尤其不可自行停藥。 血糖控制不佳 易產生併發症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蔡旻叡指出...

閱讀詳情 »

濫用抗生素容易導致耐藥性、過敏症等不良反應出現,甚至造成「超級細菌」的出現,將危害遺留給下一代。自然界中即有許多能夠有效抵抗細菌、真菌及病毒的「天然抗生素」,能夠安全且深入的治療並保護人體。它們在冰箱或廚房就能找到,只要有這些美味的食物就能幫助消除最有害的病菌。今天要介紹的大蒜,全世界使用它們作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