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球麻疹疫情升溫 感染4階段非知不可

  日本、越南、東南亞麻疹感染疫情頻傳,疾管署指出,國內截至5月7日止,累計89例,59例為國內感染(其中42例為接觸者),30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26例為本國籍民眾),感染國家為泰國9例,越南8例、菲律賓6例、中國大陸2例、日本、印尼、緬甸、香港及韓國各1例;出國目的以旅遊18例最多,其次為商務7例及探親5例。

  許多四五年級生幾乎都長過麻疹,認為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但醫師提醒,麻疹是1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傳染力超強,如果孕婦、維生素A缺乏或營養狀況不佳,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就可能引發併發症,嚴重可能致死。

  雖然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來預防麻疹,但它仍然是全球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麻疹的特徵是發燒、全身無力、咳嗽、鼻炎和結膜炎,然後大量出疹。

  這種高傳染性的疾病,病人從出疹前4天至出疹後4天內,都可能傳染給別人。來自麻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感染性液滴可在空氣中傳播長達2小時,因此,即使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疾病也可能在公共場所傳播。

  臨床顯示,約有3成麻疹患者發生1種或多種併發症,包括腹瀉、繼發性感染、肺炎、腦炎等,其中以腹瀉最為常見,至於年輕患者併發症以中耳炎居多,大多數死亡個案則是由呼吸道併發症或腦炎引起的。典型麻疹感染包括以下4個臨床階段:

(一)潛伏期:潛伏期時間為6至21天(中位數為13天)。

(二)前驅症狀:前驅期階段約2至4天,特徵是發燒、全身乏力和厭食,隨後出現結膜炎、鼻炎和咳嗽。

(三)出疹:開始發燒後大約2到4天開始出疹,由紅色的斑丘疹組成,通常先出現在臉部和頭部,隨後開始向下擴散;5到6天後依照出現的順序消退。

(四)恢復期:咳嗽可能再持續2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張瓊云指出,麻疹疫苗MMR(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為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3合1疫苗,國內新生兒常規施打時間為12個月時施打第1劑;5歲到入學前施打第2劑。

  此外,公費MMR疫苗也提供育齡婦女(15至49歲)施打,若目前未懷孕者,可檢具近3個月內德國麻疹抗體檢驗陰性報告,施打1劑,以預防婦女懷孕期間受感染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且接種疫苗後4周內應避免懷孕。

  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顯示,當疫苗接種率大於9成5時,就可發揮群體免疫力,保護未達接種年齡的嬰兒,與醫療資源有限之族群,張瓊云提醒,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務必前往醫療院所接種。

  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出入醫院或人潮密集之公共場所,應戴口罩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此外,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疫苗的幼兒至麻疹流行地區;如需攜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可於出發前帶幼兒自費接種1劑MMR疫苗;一般民眾(特別是1981年後出生的成人)如計劃前往流行地區,出國前2至4周可先就醫諮詢評估是否需自費接種MMR疫苗。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公布10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不意外的,癌症再度蟬聯國人死因首位,而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則名列前五,提醒民眾應留心身體異狀,以免憾事發生。  隨著人口持續老化,108年國人死亡人數仍有增加的趨勢,近10年死亡人數平均年增2.1%、死亡率年升1.9%,十大死因依序為: 第一名:...

閱讀詳情 »

▲(圖非文中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慢性咳嗽好不了,有可能是家裡毛小孩的關係!一名單身在外租屋的28歲女子,幾年前養了兩隻貓作伴,每天一下班就趕回家與貓咪相處,但近2個月來卻飽受咳嗽困擾,數次就醫,有時診斷為鼻涕倒流引起,有時則懷疑是胃食道逆流,為此還戒掉喝咖啡,卻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很少有人能抵擋台灣芒果的香甜滋味,但吃太多,小心後遺症。新竹馬偕就收治一對4歲與2歲的小兄弟,愛吃芒果的他們,媽媽這一陣子刻意準備許多讓他們享用,沒想到,兩兄弟臉上竟陸續冒出小紅痘,甚至化膿的紅疹,且範圍與數量越來越多,嚇...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年輕人性觀念開放,卻也埋下健康隱憂!台灣癌症基金會今(22)日公布一項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有3成3受訪民眾坦白曾在沒有感情基礎下進行性行為,又以19到35歲年齡層占比最高,但風險在於,調查也發現台灣年輕男女有近7成發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