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八旬老翁腿部傷口10年好不了 治療靜脈曲張終癒合

八旬老翁腿部傷口10年好不了 治療靜脈曲張終癒合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80多歲長者,腿部潰瘍反反覆覆經過10年以上都無法完全癒合,每天包紮傷口,病情拖了又拖。經過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佳鎮醫師診斷,原來這是患有靜脈曲張,並且已經到達嚴重的第六期,也就是開放性、不能癒合的靜脈潰瘍傷口,醫師初步教導病患以繃帶加壓後,皮膚的表面傷口確實逐漸癒合,但之後仍需積極治療靜脈曲張以避免傷口復發。吳佳鎮醫師呼籲,若有腳部水腫、容易疲勞、搔癢、抽筋、疼痛、潰瘍傷口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找心臟血管外科或是專門靜脈曲張門診診治。

靜脈曲張症狀6個分期 第2期就要注意

吳佳鎮醫師說明,靜脈曲張主要發生在下肢,人是直立動物,站立時血液因重力會集中在腿部,正常的靜脈瓣膜能幫助靜脈血液回流至心臟,萬一靜脈瓣膜功能受損、血管彈性不足,造成血液逆流向下而無法回流,血液累積在下肢靜脈,讓靜脈腔內壓力太大,導致血管膨脹、曲張變形,久了即產生靜脈曲張。


八旬老翁腿部傷口10年好不了 治療靜脈曲張終癒合

通常達第3期以上就會影響生活,因此醫師建議,若已經有第2期的症狀,即可諮詢專業醫師,否則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靜脈曲張危險因素

哪些人容易有靜脈曲張?吳佳鎮醫師指出:(1)先天遺傳原因:父母有靜脈曲張;(2)後天原因:久坐、久站、運動量太少、肥胖、抽菸、懷孕、或過去有深部靜脈栓塞病史等。像是美髮師、廚師、櫃姐、空服員等,女性停經後荷爾蒙改變,也容易引發靜脈曲張。

至於靜脈曲張該怎麼檢查?吳佳鎮醫師表示,常見以理學檢查,觀察靜脈曲張的情況;進一步診斷則必須要透過血管超音波,它可以檢查腿部瓣膜、靜脈是否被阻塞或有靜脈逆流。

醫師提醒,其他少見病變,比如髂靜脈阻塞、心臟瓣膜疾病,也可能以靜脈曲張表現,必須加以辨別,否則僅治療靜脈曲張只會反覆復發。


八旬老翁腿部傷口10年好不了 治療靜脈曲張終癒合

術後病患難穿彈性襪 靜脈膠水免穿

靜脈曲張治療選項有藥物、傳統手術、微創手術(雷射和靜脈膠),並以醫療彈性襪輔助,幫助提升治療效果,也可以作為日常保健。醫師說,除了傳統手術外,目前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較快,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針。

其中,藥物效果較不明顯,只能舒緩症狀,若症狀嚴重仍須評估以手術治療。吳佳鎮醫師說明,傳統手術是指大隱靜脈抽除術,在鼠蹊部和腳踝切出一個傷口,透過這個切口把靜脈抽除,因此需全身或半身麻醉、住院,通常用於較年輕、血管較大的患者,且術後需穿著彈性襪。

至於微創手術適用於大部分患者,可選擇雷射或靜脈膠水閉合術。「微創手術只需有打針般的傷口置入導管,至患部以雷射燒灼、或以靜脈膠水將靜脈血管閉合。」最新式的靜脈膠水好處是沒有熱痛,而且治療後不需穿著彈性襪也能有不錯療效,對於難以忍受穿著彈性襪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靜脈曲張日常保養 術後每年定期靜脈超音波

針對靜脈曲張患者,吳佳鎮醫師提醒,飲食要攝取足夠纖維,避免菸酒,減少久坐久站,並控制體重,手術之後則建議每年超音波追蹤。

【延伸閱讀】

淺談三大類血管疾病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教你預防 遠離國人第二號殺手

不只主動脈剝離 心血管疾病環環相扣 三總心臟外科團隊提警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5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降級可能性很大,但不會稱「解封」,而是循序漸進滾動式檢討,地方政府可按照當地狀況,在核可範圍內調整管制強弱;另外,機場防疫遭民眾質疑,入境人流動線混亂,採檢隔間清消不及,副指揮官陳宗彥回應,詆毀機場人員努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就讀高中的鄭同學,平常熱愛游泳,每天都會下水練習,參加校隊的他,也是比賽的常勝軍。某天發現只要腰背挺直,下背出現有微微的疼痛,原先不以為意,想說休息幾天應該就會好,但反覆持續好一陣子,後來,甚至連輕輕地打個噴嚏,腰部也會有酸酸的感覺,最後嚴重到無法跟上校隊的訓練,趕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防疫期間也要注意保健!節令已經「入伏」,又到使用中醫傳統三伏貼的時候,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指出,三伏貼不僅可以緩解鼻過敏、哮喘等呼吸道症狀,對婦女經期不順、痛經,及虛寒型腹脹、腹瀉症狀也有緩解效果。疫情「微」解封,防疫也別忘記調節身體的免疫功能。 「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嘉義報導】COVID-19疫情提升到三級警戒已經1個多月,陸續有出現焦慮與憂鬱的民眾到醫院求診。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建議民眾收斂心智、正向思考,藉由個人興趣、運動來紓解心中鬱悶。 民眾為了防疫都盡量待在家中不敢趴趴走,但悶得太久難免鬱悶,中醫部葉家舟主任表示,可藉由保持正常生活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