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六旬婦上腹悶痛 竟發現芒果大腎上腺血管瘤

六旬婦上腹悶痛 竟發現芒果大腎上腺血管瘤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羿崴報導】60歲的蔡女士患有輕微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服藥多年控制穩定。近日她因上腹悶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腎臟上緣有一顆10公分的大腫瘤,醫療團隊擔心惡性可能,將她轉介給泌尿科游智欽醫師。透過腹腔鏡手術,芒果般大的腫瘤連同腎上腺一同摘除,進一步化驗,發現是極罕見的「良性腎上腺血管瘤」,蔡女士術後三天平安出院,恢復順利,定期回診追蹤。

為良性腫瘤 仍有可能造成內出血危及生命

「腎上腺血管瘤」是非常罕見的腎上腺良性腫瘤,全世界目前只有約60例的病例報告。游智欽醫師指出,這類腫瘤是血管增生所致,發生原因不明,但因為是良性腫瘤,所以不會有轉移問題。但在蔡女士的案例中,她的腫瘤有10公分大,且血管豐富,如果不慎跌倒造成血管瘤破裂,可能導致嚴重內出血,危及生命。

依腫瘤型態症狀不同 超過4公分建議手術

一般來說,腎上腺的腫瘤有功能性腫瘤、非功能性腫瘤之分。功能性腫瘤常見有原發性醛固酮症、庫欣氏症、嗜鉻細胞瘤患者,易見高血壓、低血鉀、水牛肩、月亮臉等症狀;而非功能性腫瘤則無特殊症狀,以2、3公分較常見,若大小超過4公分就會建議手術,並評估惡性或轉移的可能,因此像蔡女士般大到10公分的良性腫瘤極為少見。

腎上腺摘除恐影響血壓 服藥穩定

蔡女士來到門診後,游智欽醫師先會診新陳代謝科,確定腎上腺素等數值都正常,再安排電腦斷層,確定腫瘤沒有侵犯周圍器官後,再進行手術取出腫瘤。游智欽醫師說明,位於兩側腎臟上緣的腎上腺主要分泌醛固酮、腎上腺皮質醇、腎上腺素等重要激素,用以維持人體水分鹽分的平衡和血壓穩定,而蔡女士在手術中連同左側腎上腺一同摘除,所以術後曾出現暫時性的血壓下降,服藥後已穩定,日後,另一側的腎上腺將能取代摘除的腎上腺,穩定血壓。

游智欽醫師表示,腎上腺腫瘤不易察覺,多在超音波健檢或電腦斷層檢查時意外發現,但透過完善的術前評估,巨大腫瘤還是可以透過微創手術切除,所以民眾無須太過擔憂,也勿諱疾忌醫,只要有不舒服就應及早就醫,配合檢查與治療,才能擁有健康人生。

【延伸閱讀】

運動完肌肉痠痛? 中醫師分享喝這個有解

中風後肢體僵硬可能是痙攣了! 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知名作家兼主持人吳淡如,近兩年來發現讀大字報或腳本時越來越吃力,看近物常覺得模糊,甚至引發頭痛,尤其氣候乾燥或光線昏暗情況下,視力下降更嚴重,讓她一度以為自己罹患白內障,經由就診檢查,沒想到是老花眼作祟,她經由1年調適才接受自己有老花的事實,並接受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目前視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響應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預防接種週」,台灣今年將4月24日至30日訂為預防接種週,呼籲民眾施打疫苗的重要性;並在會中指出,未來將擴大把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接種對象,從目前的2-5歲兒童下降為兩個月至5歲以下幼兒皆可接種。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為推廣各國重視預防接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許多人都以為傳統中醫只能調理體質,無法救急,但台中慈濟醫院跨七個不同科別組成中西醫團隊積極搶救一名車禍重傷的16歲高一男生,院方已發出病危通知,家長一度考慮器捐,但最後卻奇蹟似地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命。16歲林同學年前因車禍重創腦部,昏迷指數僅剩5分,失去意識,全身多處骨折伴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癌症」已成危害國人健康之首,主要治療除了外科手術,還有最常見的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然而,化療及放療的副作用總會使患者感到惶恐,甚至拒絕治療,現在透過免疫調節劑的輔助,可有效減緩化療副作用。現任高雄市抗癌服務協會的鄭理事長,多年前確診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末,經由手術切除及化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