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進補 生理期到底能不能吃?

冬季進補 生理期到底能不能吃?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天氣越來越冷,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暖呼呼的真吸引人,但相信許多女性都有一個疑問,秋冬食補碰到生理期,到底吃還不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要依照體質去分,燥熱體質應避免食用!

周宗翰醫師表示,生理期間應避免食用冬季補品的民眾有兩大類,一是燥熱體質者,另一個是患有子宮肌瘤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

周宗翰醫師提醒,患有子宮肌瘤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應避免自行食用含藥的補品,到底是補還不補,必須經由醫師的判斷,以免造成補身體不成,反而肌瘤越補越大;他提到,若是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經血沒排乾淨時,食用到溫熱的食物,會讓子宮環境充血更嚴重,因為血流不出來以致經痛產生,相反的也可能造成血流量增加。

燥熱體質的女性,碰到生理期時,就更不應該吃!但若是虛寒體質的婦女,如更年期女性,如果冬季想要吃補品,可以選擇在生理期前一周食用。

周宗翰醫師提醒女性,如果不知道自己生理期時到底可不可以吃,可先自我檢測,若生理期間吃了這些補品有痛經、經血量變多、痘痘變多、口乾舌燥及晚上不好睡等症狀,建議下次生理期就要避免食用這些食物。

周宗翰醫師強調,有需要再補,不需要就不吃!以免補錯了造成口乾舌燥、經血量增加等。至於民眾若不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進補,而在寒冷的冬季想要食補的話,建議要注意食用量,一個禮拜吃1到2次為限,或是選擇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吃較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8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最近早晚溫差大,要特別留意家中長者身體狀況!一名趙老先生與家人同住,但白天子女出門上班,只有他獨自在家,日前家人晚上返家時,發現趙老先生躺在床上,與他對話不太理會,家人趕緊送醫檢查,醫師診斷為中風,但已經超過3小時的黃金治療期。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大多數長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很多上班族總以為疲勞上身來自工作忙碌,但是,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指出,上班族長期吃高熱量宵夜、缺少吃蔬果、三餐不定時等錯誤飲食習慣,才是疲勞元凶!累積過多的疲勞,不僅可能引發內分泌系統失調,造成各種不適,更容易導致肌纖維痛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等難纏身心症,他建...

閱讀詳情 »

秋天是柿子成熟的季節,飽滿的柿子一口咬下滿是香甜,不過柿子不是只有香甜好吃而已,更有不少營養素喔,今天Mary就要來跟大家分享柿子的營養~     柿子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與C、維生素B群、鉀、磷、鐵、碘。 柿子也富含果膠,他是一種水溶性的纖維,可通便、緩解痔瘡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