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日泡湯夯 心血管及慢性病友應留心

冬日泡湯夯 心血管及慢性病友應留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元旦以來,寒流、冷氣團一波接一波,最近天氣又因冷氣團來襲轉為濕冷,氣象局預報最低溫可能來到十度左右,不少民眾選擇泡溫泉來抵抗寒冷。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葉日弌建議,泡湯時間不宜超過十五分鐘,若有頭暈、胸悶的症狀時,應立即離開水池;葉主任也提醒,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則不適合泡溫泉。

泡湯舒緩疲勞 心血管疾病患者先諮詢醫師

隨著氣溫下降,泡湯也進入旺季,在冷冷的天氣裡,民眾常常選擇泡溫泉來溫暖身體及舒緩疲勞,葉日弌主任指出,身體泡在溫泉中,就好比做一趟激烈的運動,突然的運動量變大,也同時增加心臟的工作負荷量,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先向醫師諮詢後,再選擇合適的泡湯活動,而病情嚴重者,更是不建議泡湯。

葉日弌主任表示,高血壓的病友,在泡湯時,則是要注意溫差,避免室內與溫泉水溫差太大,導致血管快速擴張、收縮,引起身體不適,與心血管疾病的病友都要嚴格注意泡湯時間,建議不超過十分鐘。另外,糖尿病的病友以及老人家,則是要注意溫泉水的溫度,因為皮膚對冷、熱的反應較慢,很容易溫度過高而燙傷,所以得多一分心來留意水溫。

老年人泡湯 小心「冬季癢」

對於喜愛泡溫泉的長輩,葉日弌主任則是叮嚀,老年人的皮膚較為乾燥,而泡湯會造成皮膚油脂大量流失,皮膚就容易乾癢,引發冬季溼疹也是俗稱的「冬季癢」。有些長輩泡了溫泉就覺得皮膚不會癢,或是誤認身體沒洗淨而癢,再使用沐浴乳、香皂及溫泉水加強洗淨,反而讓冬季溼疹變得更嚴重,這是特別提醒銀髮族需注意的地方。

溫泉怎麼選? 醫師這樣說

溫泉的選擇,最好是通風良好的地方,水溫約攝氏四十度為佳,不宜過燙,以及泡湯過程需隨時補充水分;葉日弌主任說,通風不良易造成頭暈狀況,另外因泡湯時血管擴張,也易導致頭暈;如果有頭暈、胸悶等不舒服,要立刻離開水池,若症狀持續一至五分鐘,或越用力症狀越嚴重時,應立即就醫。另外,葉主任建議,最好避免單獨泡湯,與家人或三五好友同行比較有照應,只要多注意泡湯小細節,即可享受安全放鬆的泡湯趣味。

【延伸閱讀】

復發性濾泡淋巴瘤治療新選擇 有效延長存活期

眼睛「蛋白」熟透透? 飛秒白內障手術找回好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50歲依然保持童顏,身材甚至賽過20多歲妙齡少女,山田佳子是如何做到的呢? 近日,在日本國民美魔女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49歲山田佳子參加韓國某綜藝節目,跟觀眾分享了保持童顏的秘訣。   一、12種食物狂吸走你多餘脂肪 1、燕麥;2、玉米;3、蘆筍(還是抗癌之王) 4、山藥;5、海藻;6、銀...

閱讀詳情 »

中醫極重個人體質的寒熱性,如果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體質,並配合食物進行調養,身體的亞健康狀態就會轉向健康,疾病也會加速痊癒! 體質究竟重不重要?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體質類型嗎?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說:「人是呈現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而虛實寒熱則是夾雜的,這是一個極複雜的學問,如果能知道自己的體...

閱讀詳情 »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 水腫與肺、脾、腎三臟器關係最大, 而中醫在治療水腫方面,有「腰以上腫宜發汗,腰以下腫宜利小便」的說法。 「女人是水做的」,這句話其實是個誤解,因為舉凡女人或男人,水都是人體組成的最主要成分,約占體重的60至80%。然而,當身體出現水腫情況就不妙了!依據中醫理論,造成水腫的病因,外...

閱讀詳情 »

工時長、壓力大,都會造成自律神經的錯亂,身體呈現緊繃無法放鬆的狀態,久而久之, 就累積成為「慢性疲勞」! 周末和好友聚會,聊起大家的下班時間, 發現8、9點是常態,甚至有人當「灰姑娘」,午夜12點前才離開辦公室!過長的工作時間,會讓疲勞累積,即使周末整天當「睡美人」,周一上班還是好累。這種如橡皮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