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日泡湯夯 心血管及慢性病友應留心

冬日泡湯夯 心血管及慢性病友應留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元旦以來,寒流、冷氣團一波接一波,最近天氣又因冷氣團來襲轉為濕冷,氣象局預報最低溫可能來到十度左右,不少民眾選擇泡溫泉來抵抗寒冷。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葉日弌建議,泡湯時間不宜超過十五分鐘,若有頭暈、胸悶的症狀時,應立即離開水池;葉主任也提醒,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則不適合泡溫泉。

泡湯舒緩疲勞 心血管疾病患者先諮詢醫師

隨著氣溫下降,泡湯也進入旺季,在冷冷的天氣裡,民眾常常選擇泡溫泉來溫暖身體及舒緩疲勞,葉日弌主任指出,身體泡在溫泉中,就好比做一趟激烈的運動,突然的運動量變大,也同時增加心臟的工作負荷量,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先向醫師諮詢後,再選擇合適的泡湯活動,而病情嚴重者,更是不建議泡湯。

葉日弌主任表示,高血壓的病友,在泡湯時,則是要注意溫差,避免室內與溫泉水溫差太大,導致血管快速擴張、收縮,引起身體不適,與心血管疾病的病友都要嚴格注意泡湯時間,建議不超過十分鐘。另外,糖尿病的病友以及老人家,則是要注意溫泉水的溫度,因為皮膚對冷、熱的反應較慢,很容易溫度過高而燙傷,所以得多一分心來留意水溫。

老年人泡湯 小心「冬季癢」

對於喜愛泡溫泉的長輩,葉日弌主任則是叮嚀,老年人的皮膚較為乾燥,而泡湯會造成皮膚油脂大量流失,皮膚就容易乾癢,引發冬季溼疹也是俗稱的「冬季癢」。有些長輩泡了溫泉就覺得皮膚不會癢,或是誤認身體沒洗淨而癢,再使用沐浴乳、香皂及溫泉水加強洗淨,反而讓冬季溼疹變得更嚴重,這是特別提醒銀髮族需注意的地方。

溫泉怎麼選? 醫師這樣說

溫泉的選擇,最好是通風良好的地方,水溫約攝氏四十度為佳,不宜過燙,以及泡湯過程需隨時補充水分;葉日弌主任說,通風不良易造成頭暈狀況,另外因泡湯時血管擴張,也易導致頭暈;如果有頭暈、胸悶等不舒服,要立刻離開水池,若症狀持續一至五分鐘,或越用力症狀越嚴重時,應立即就醫。另外,葉主任建議,最好避免單獨泡湯,與家人或三五好友同行比較有照應,只要多注意泡湯小細節,即可享受安全放鬆的泡湯趣味。

【延伸閱讀】

復發性濾泡淋巴瘤治療新選擇 有效延長存活期

眼睛「蛋白」熟透透? 飛秒白內障手術找回好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許多人週末最開心的就是與三五好友跑趴暢飲到天明,一杯一杯酒精飲品不斷下肚,以至於隔天甚至到上班日仍出現宿醉的窘態,不僅生理上不舒服,還可能影響到工作上的表現,要如何擺脫酒後的宿醉感,不如可以靠一些食物還讓你的症狀舒緩些,現在GQ就提供5種解宿醉的優質食物,讓你暢飲過後還能免煩惱的去上班! 1-椰子水...

閱讀詳情 »

保養不應只是靠瓶瓶罐罐,身體細胞在作代謝的時候和氧化還原有關係,會讓體內產生自由基,而自由基則是加速衰老的原因,因此要抗老很重要的就是要抗自由基,我們可以從平常的飲食開始調整,多吃抗氧化食物能夠幫助清除自由基,而究竟有哪些食物具有抗氧化營養成份呢?現在就送上9種食物,幫助皮膚保養,助你抗衰老! 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你有偏頭痛的煩惱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寬祥表示,偏頭痛有很高的遺傳機率,父或母有偏頭痛,子女遺傳機率達46%。目前治療多以止痛藥為主,但治標不治本,患者可到頭痛門診,針對病情給予預防性治療。 根據台北榮總針對台灣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女罹患偏頭痛的機率,分...

閱讀詳情 »

又一位不差錢的49歲銀監會李建華突然辭世,死因居然是頸椎病!       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李建華23日早上心梗發作辭世,年僅49歲,令人扼腕嘆息。 李建華在系統內和媒體界口碑很好,年輕帥氣,在銀監系統內被認為是學術底子好,畢業於五道口金融學院。業內都對這一消息感到非常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