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至吃湯圓 樑醫臉書教8大撇步

冬至吃湯圓 樑醫臉書教8大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下星期就是冬至,總少不了吃湯圓;林杰樑臉書分享8大健康小撇步,建議湯與湯圓樣分開煮、三高患者不可吃超過兩顆包餡湯圓,小孩子最好不要吃紅色湯圓。另外,也推薦4款「林氏湯圓湯」食譜,包括桂花釀湯圓、水果湯圓、肉絲鹹湯圓及乾式小湯圓。
老人小孩吃湯圓 要有人陪
林杰樑臉書說,冬至快到,是民眾進補及吃湯圓好時節,提供吃湯圓的健康小撇步,包括老人小孩吃湯圓最好要有人陪伴;吃湯圓要專心小口吃,以免增加噎食的危險;胃部疾病、糖尿病以及三高病人湯圓淺嚐即可,儘量不吃超過兩顆包餡湯圓,並減少飯量,最好再加一碗青菜搭配。
小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 防人工色素
林杰樑臉書也說,包餡湯圓含磷量高,洗腎病患要記得吃結磷劑;湯與湯圓要分開煮;包餡湯圓湯勿再加糖;鹹湯圓的湯儘量不要加油蔥或爆香,可多加青菜、金針菇等以增加纖維攝取;小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止人工色素。
林氏湯圓湯食譜 鹹甜各兩種
林杰樑臉書同時推薦4款「林氏湯圓湯」食譜,包括鹹甜兩種吃法。有肉絲鹹湯圓,材料有金針菇、茼蒿、肉絲、芹菜,肉絲以少許醬油、地瓜粉略醃;先煮一鍋水,沸騰後加入所有權時,煮好後放入煮熟的湯圓及芹菜末。乾式小湯圓,小湯圓煮好,泡一下冷水,抹上微量醬油、蜂蜜調勻的醬料,最後灑上黑芝麻或海苔粉。
還有桂花釀湯圓,將桂花釀加水煮開,或是桂圓白木耳湯,加入煮熟的小湯圓,吃時再加少許蜂蜜。水果湯圓,先將小湯圓煮熟撈起,泡一下冷水,可加入百香果、奇異果、火龍果等水果切丁,最後湯圓與水果拌勻即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6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放暑假了,孩子必備三寶居然是手機、網路和社群?!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年來逾8成兒少有專屬手機,近9成玩社群軟體,平均每人有3.8個帳號,讓家長知情者卻不到一半。兒少瘋社群已成趨勢,卻也面臨社群沉迷、隱私曝光、不當內容與網路霸凌等,危機「四」伏的狀況。兒盟政策中心主任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1歲蘇小姐,腹痛斷斷續續超過一週,從左上腹痛移到左下腹部,以為是腸胃問題,至腸胃科檢查卻沒找出原因。後來出現排尿困難、急尿、不停想上廁所,至泌尿科求診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及雙側腎臟都有結石,且有中度腎積水現象。台灣結石發生率約佔人口的5%,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20-50歲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多歲何先生,除了有高血壓長期藥物控制中,體能狀況都還不錯。一次例行性身體檢查,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發現,其頸動脈有輕度硬化現象;隔一年再追蹤,發現何先生頸動脈血管面積狹窄已超過50%,顯示有中風危險,但何先生卻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於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減少中風的危機。動脈...

閱讀詳情 »

夏天氣溫悶熱,容易有尿道感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現在有研究發現,尿道感染可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研究發表在《中風期刊》(Stroke)。 調查數據來自紐約地方醫院2006年至2013年間,紐約州住院病人與急診科蒐集並加以分析。研究人員主要關注於3種中風類型和各種感染間的關聯,包括皮膚、泌尿道感染、敗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