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分床睡避免寶寶猝死 醫:無菸環境也重要

分床睡避免寶寶猝死 醫:無菸環境也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日前台中一名新手媽媽在母親節當天早上,餵了不到兩個月大的兒子喝奶後,把男嬰放在身邊同床共眠。3小時後,爸爸起床竟發現兒子口鼻淌血,沒有生命跡象,將男嬰緊急送醫仍不治。目前檢方仍在釐清是否是媽媽壓到新生兒,或者嬰兒溢奶窒息。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部資深主治醫師彭純芝提醒,父母最好與新生兒「分床睡」,且餵奶1小時內不要馬上抱孩子去睡,多留意狀況。

嬰兒猝死 常見嬰兒十大死因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死因統計資料,自民國97年起,嬰兒猝死症候群始終在嬰兒前十大死因,而近5年(102-106年)來,每1萬名活產嬰兒中就有1-2個寶寶會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106年就有23件不幸的案例,讓寶寶無法平安長大。

嬰兒猝死症候群是指「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

寶寶與父母分床睡 仰睡最安全

如何預防嬰兒猝死?彭純芝建議,照顧者應與寶寶同房不同床,可避免壓到寶寶;而仰睡是最安全的睡姿,也要確保床墊較堅實,不容易凹陷,週遭也不要有枕頭、毛茸茸的娃娃等,這些可能會阻礙寶寶呼吸;此外,寶寶脖子上不要佩掛任何繩索,包括護身符、奶嘴等,以免勒到寶寶。嬰兒床的選擇上,要確保欄杆的安全性,欄杆間距不可以超過6公分,不要使用上下滑拉式欄杆,容易夾到嬰兒。

她更補充,對於多胞胎家庭來說,要做到不同床確實比較困擾,然而同床可能就會有壓到小孩的風險,不過每個家庭狀況不一樣,多胞胎家庭真的需要比較多的支持。

溢奶猝死機率低 無菸環境也很重要

彭純芝說,如果新生兒本身沒有先天容易溢奶、吐奶、嗆奶,或者沒有胃食道逆流,因溢奶猝死的機率不高。但她仍呼籲家長,剛餵食完30分鐘-1小時內,應適當輕拍,讓寶寶打嗝,不要馬上抱去睡覺,要多留意新生兒的狀況。溢奶通常是兩個月內的嬰兒阻礙呼吸道的危險因子,讓小寶寶仰睡通常都會比較安全。

彭純芝還提到,無菸環境也是嬰兒的很重要的保護,猝死症機率統計上往往比較高,另外,環境悶熱也是台灣父母需注意的。

【延伸閱讀】 年紀輕心肌梗塞 關鍵在於高血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多歲賴伯伯7、8年前發現小便有血,經診斷為膀胱結石,但不以為意;直到得知需摘除腎臟,竟發現罹患膀胱癌,賴伯伯除心情沮喪外,家人也感到擔憂。化療期間,賴伯伯噁心嘔吐、嚴重食慾下降吃不下飯、體重下降、身形消瘦,讓他相當痛苦;妻兒也感到十分心疼與沮喪,所幸後來接受臺灣楓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70歲的王老先生近2週來為上腹痛所困擾,至醫院進行抽血檢驗及做胃鏡檢查,但沒有特殊發現。相隔數日,又因持續腹痛到醫院掛急診。急診醫師迅速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1顆7公分的腹主動脈瘤,所幸在血管攝影及會診血管外科後,及時安排住院及手術治療,目前已平安康復出院。急診超音波小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心臟每分每秒都在跳動,主動脈瓣膜也跟著開開關關,隨著年紀越大,主動脈瓣膜狹窄機率越高。醫師強調,大部分患者輕度狹窄時沒有症狀,出現心絞痛、心衰竭已是重度症狀;若未接受手術治療,一年死亡率恐高達5成。年齡增長 主動脈瓣膜漸狹窄國泰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侯紹敏表示,主動脈瓣膜是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坐月子當度假? 產後護理中心正夯!31歲的佳怡(化名)於年初喜獲麟兒,在家人的安排下,入住產後護理中心。友人來訪時,對其生活環境均紛紛稱羨。舉凡自無微不至的母嬰照護、比照飯店規格的房間,或是每日精心特製月子餐、專人即時諮詢服務等,讓在此坐月子的媽咪們,每天生活都有如度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