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膀胱癌患者找回新生活! 新一代免疫療法建功

膀胱癌患者找回新生活! 新一代免疫療法建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70多歲賴伯伯7、8年前發現小便有血,經診斷為膀胱結石,但不以為意;直到得知需摘除腎臟,竟發現罹患膀胱癌,賴伯伯除心情沮喪外,家人也感到擔憂。化療期間,賴伯伯噁心嘔吐、嚴重食慾下降吃不下飯、體重下降、身形消瘦,讓他相當痛苦;妻兒也感到十分心疼與沮喪,所幸後來接受臺灣楓城泌尿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蒲永孝建議,接受新一代免疫療法後,至今已2年沒有復發,重拾美好的生活品質。

化療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

膀胱癌是台灣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癌症,每年約新增2,000名患者。蒲永孝表示,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如食欲下降、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以及脫髮等會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舊的卡介苗灌注免疫療法(BCG)雖治療效果不錯,但很多患者仍然會復發。

蒲永孝進一步指出,台灣膀胱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10幾年來,多數癌症治療都有長足進步,特別是有標靶治療,存活都可延長,但膀胱癌30年來無重大突破,處於無新藥發展的瓶頸,病患的選擇性實在太少。

免疫療法不會產生抗藥性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表示,30年來,膀胱癌治療一直苦無新藥。過去的治療方式,最讓患者不能接受的就是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所幸有新的免疫藥物出現,為膀胱癌治療帶來新曙光。曾接受化療藥物治療,但不願再繼續接受化療治療的晚期膀胱癌病友,有了新的選擇,且免疫療法治療一旦有效果,可以持續治療很久,不會產生抗藥性,可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讓醫界引領期盼的是,新的療法未來也能應用於其他癌症治療領域,應用的範疇十分廣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2)日提出,按照目前中國大陸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樣態分析,感染者約3成呼吸症狀輕微,約7成僅發展成非致命肺炎,康復機會非常高,因此不用過於擔心,如果仍然擔心感染,只要謹記不論室內室外,人與人距離能夠保持1公尺以上,就能降低大部分染病風險...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隨著武漢肺炎陽性個案增加,民眾警覺性及防疫觀念也逐漸提升,有不少民眾擔任防疫小尖兵,提醒身邊的家人注意個人衛生。台南市府衛生局表示,除適當戴口罩外,勤洗手且正確洗手,才能加強自身防疫,呼籲民眾牢記洗手步驟濕、搓、沖、捧、擦,及搓手7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 衛生局表示,為讓民眾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5歲的林太太掛號門診,主訴想要做活動假牙。臨床檢查後發現,林太太因為長期缺牙,加上牙周病,導致多顆牙齒歪倒傾斜,牙齒位移,齒列上有多處大小不等的縫隙,因此,建議她在做假牙之前,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才能做上假牙。林太太聽到,立刻拿起了手帕,遮住了嘴害羞地笑著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女性在生產後飽受痔瘡之苦而經常出現血便,即使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為陽性,也以為只是痔瘡出血,並未進一步就醫。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黃洸偉說,「出血」是項重要警訊,只要發現血便務必盡速就醫,找出病因。   63歲的陳媽媽於2年前退休,從年輕時就一直有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