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自行調劑量! 連續血糖監測找出波動原因

別自行調劑量! 連續血糖監測找出波動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施打胰島素的高齡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按照醫師囑咐來施打胰島素,否則一旦亂了章法,可能會造成血糖不穩定;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指出,臨床上,曾有一對八十多歲老夫婦,都由先生負責幫罹患糖尿病的太太施打胰島素,但因血糖控制不佳,使得先生擅自調整劑量,造成太太反而出現低血糖冒冷汗的症狀。

擅自調整胰島素施打劑量 小心越用越糟

這位老先生每天早上都會為太太定時量測血糖,但當發現量測過高時,就會自行增加餐前胰島素施打劑量,甚至會增加到4個單位,讓太太度一度出現低血糖現象,這時老先生就會採取停打胰島素,反而又讓太太出現高血糖症狀,也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夫妻間為了要如何調整劑量,陷入衝突危機。

血糖監測加上飲食控制 血糖順利回穩

杜思德院長進一步說明,後來接受醫護團隊為老太太裝上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後,進行每天24小時的血糖監測,連續五天,針對老太太的血糖數據圖形視覺效果,重新開立胰島素施打劑量處方,且配合定量餐盤控制食物份量,讓老先生理解太太高齡加上低血糖風險等因素,讓他放寬對老太太的血糖值監測標準,目前已能定時定量施打胰島素,順利控制血糖。

找出血糖控制不佳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

連續血糖監測系統,能幫助患者找出血糖波動原因,再給予適合的用餐內容和運動量,就能讓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杜思德院長呼籲,若施打胰島素仍無法有效控制血糖,就可能是飲食或劑量出了問題,這時就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血糖控制不佳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牙痛看醫師,只要治療到牙齒不痛就好了嗎?今年30歲的王先生因牙痛而求診,醫師發現王先生右上方第五顆牙齒蛀牙很深、範圍很大,造成齒髓發炎,必須接受根管治療,並製作牙套將脆弱的牙齒保護起來。沒想到王先生因當天做完根管治療後,覺得不痛了、又不想自費做假牙,便沒再回診。果然沒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結核主要是由結核桿菌所誘發的疾病,又稱為肺癆,通常會透過飛沫傳染,並不會經由無生命的東西傳染;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萬均指出,若是出現咳嗽、痰量增加,甚至有發燒的現象,若持續三個星期以上,就要盡快就醫檢查,恐是肺結核所導致。臨床上,就有一名爺爺,平常身體健壯卻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今年的氣候很奇怪,從過完農曆年後,一波接一波的冷氣團來襲,讓人冷的受不了,除了易好發心血管疾病和流感之外,皮膚科門診中,還多了不少乾癢症的病人求診;皮膚科醫師指出,天氣冷,乾癢症就極易好發,最近不只是老年人,就連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其實,天氣冷,不可常洗熱水澡,使用濕護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肥胖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同時增加罹癌風險,其中也包括子宮內膜癌。根據統計發現,女性體重超標,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高出3倍;且未曾生產、停經年齡較晚,也會增加罹癌機率。醫師提醒,目前子宮內膜癌沒有篩檢方式;若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最好立即至醫院檢查。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