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刷牙不夠,還要使用牙線才正確!小心,牙齦萎縮高10倍...

 

刷牙不夠,還要使用牙線才正確!小心,牙齦萎縮高10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不少民眾甜食冰品、冷飲不離手,含糖飲料、甜食容易使口腔變成酸性環境,如果又加上只刷牙不使用牙線,牙齒滋生牙菌斑,就會提高牙齦發炎、牙周病、蛀牙的機率,也容易引發敏感性牙齒。

一位20歲女性至牙科就診,經X光片檢查發現全口有許多牙縫蛀牙,甚至部分牙齒已需要拔除,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醫師姜永秀表示,門診常發現民眾忽略使用牙線而造成蛀牙,嚴重者還需要植牙,不論牙縫有沒有卡食物殘渣,除了刷牙也要使用牙線,才能清潔牙縫細菌。

清潔不當導致發炎 造成敏感性牙齒

吃冰冷食物牙齒有酸痛感,清潔不當的牙齒,易有牙垢、牙結石堆積導致牙齦發炎、牙周病,引起牙齦較嚴重、不正常的萎縮,就會造成敏感性牙齒,口腔裡面都有許多無害細菌,但當人們進食時,細菌會把食物當成養分,經過半小時,便形成牙菌斑,沒有徹底清潔,長期下來會造成蛀牙、牙周病等,所以學習正確使用牙線很重要。

牙縫清潔 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有效果

姜永秀醫師認為,牙縫清潔要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有效果,牙線棒的設計,無法順著牙齒外形清到底部的牙齦,且使用牙線棒在清潔後牙牙縫時,容易被臉頰擋住方向而難以置入,而牙籤僅能剔出大塊食物殘渣,不僅牙菌斑仍黏附在牙齒上面,也容易戳傷牙齦,都不是清潔牙縫的適當工具。

牙齦會隨著年紀增長有自然萎縮的情況,但細菌造成的破壞速率可達自然萎縮的10倍,姜永秀醫師表示,除了牙線牙間刷也是清潔牙縫的好幫手,建議挑選適合自己的牙間刷尺寸,使用時不需再用牙膏,記得要從內側面往外清牙縫,若是最細的牙間刷都進不去牙縫,則仍然必須使用牙線清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楊雅雯女士患有巧克力囊腫多年,2年前囊腫突破裂造成急性下腹痛及腹膜炎,緊急執行手術,手術順利。原先楊女士夫婦考慮身體狀況,有無法生育孩子的心理準備,術後復原良好,爾後還傳來懷孕喜訊,夫妻倆喜不自勝。 易沾黏、下腹痛 經血堆積成巧克力囊腫 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龐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8歲的王先生常覺得右下腹部有異物感,走路久了會疼痛,就診後醫師發現,王先生的不適是腹股溝疝氣所致,透過內視鏡手術進行網膜修補,目前王先生復元順利,已回到正常生活。 下腹部有異物感不處理 恐致腸壞死 臺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游智欽指出,疝氣好發於兒童及中老年人,而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成癮性藥物的濫用並不罕見,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是1.29%,其中在青壯年及中年人間,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藥物濫用中,又以毒品佔了很大部份。成癮性藥物使用,除了對一般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孕婦使用也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寶寶出生後還會有藥物戒斷症狀的出現,必須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40歲的王小姐作息正常,有運動習慣,無不良嗜好,卻檢查出腎臟有12公分之大的惡性腫瘤。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腎臟摘除,術後追蹤半年狀況穩定,目前傷口復原良好。 高血壓、肥胖、50至70歲為高危險族群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醫師李香瑩表示,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