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勿輕忽經痛與經血過多易影響工作效率夜晚難眠

勿輕忽經痛與經血過多易影響工作效率夜晚難眠

圖說:鄢源貴醫師說明,定期追蹤、避免惡化、控制病情找回幸福人生。

(圖/鄢源貴醫師提供) >(記者張耀元報導)39歲的凱莉(化名)長期飽受經痛與經血過多的困擾,不僅影響工作效率,夜晚更難以成眠,情緒變得非常負面,經朋友介紹至婦產科求診,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橫徑竟有9公分,已是正常子宮(4.5到5.5公分)的兩倍大,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凱莉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經痛與血崩大幅改善,持續服用一年後,子宮橫徑也縮小,找回正常生活與笑容。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鄢源貴醫師表示,子宮肌腺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當子宮內膜細胞異位至子宮肌肉層,使子宮變大,此外,異位的內膜細胞會引起發炎反應,造成經痛與經血量過多,長期容易導致貧血。

鄢源貴醫師補充,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因複雜,主要是因為經血逆流至子宮以外的部位,例如:卵巢、膀胱、大腸或是子宮與直腸間的縫隙,引起經痛、骨盆腔疼痛、肛門痛、腹瀉、血尿、血便等,如影隨形的不適與疼痛,讓患者月經當下或月經過後都很不舒服,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

鄢源貴醫師說明,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方式分為手術與藥物治療,如果病灶較大或懷疑是惡性腫瘤則必須手術切除;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與雌激素相關,所以即使接受手術治療後,若不搭配藥物控制,只要女性還有月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會再復發,為避免因反覆手術影響子宮、卵巢功能與受孕能力,長期藥物治療是現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趨勢。

鄢源貴醫師進一步說明,過往常用的停經針劑藥物雖然可大幅緩解疼痛,但易產生熱潮紅、失眠及骨質疏鬆等更年期症狀,療程至多半年。相比之下,新型口服黃體素,較無過去藥物的副作用,止痛效果也很好,適合長期使用,已成為長期治療、保有患者生育功能的治療新選擇。

鄢源貴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慢性疾病,除了要有長期治療的觀念,也要每3-6個月定期追蹤。此外,保持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避免過度進補,規律運動釋放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都有助於控制疾病、避免惡化或復發,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醫師替重症患者插管染疫首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正是北部某醫院的醫師及其護理師女友,成為院內感染及社區感染齊發。所幸醫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公布國內出現第二起院內感染案件,且還後繼引發社區感染,證實北部某醫院曾照顧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醫師 確診,非工作上接觸的同院女友護理師也確診,但陳時中強調「沒考慮封院」目前只要求醫院只出不進,也希望外界幫染疫醫護人員集氣,能夠早...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陳時中表示,案838為北部某醫院醫師,曾照顧COVID-19確診個案,1月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月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自美國(案836)及英國(837)入境。指揮中心表示,案836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今年1月5日返國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個案1月10日出現咳嗽、流鼻水及有痰症狀,由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