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放療易有口腔黏膜炎 病況惡化恐致命!

化放療易有口腔黏膜炎 病況惡化恐致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多歲的吳先生罹患扁桃腺癌,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出現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嘴破劇痛,吞嚥困難,但卻抗拒接受管灌進食,致使免疫力下降、加上口腔內細菌入侵,進而引發菌血症全身高燒,情況一度危急;之後經由抗生素治療才康復。

4成化療、9成頭頸癌放療會有口腔黏膜炎

根據統計,接受化療的患者約有4成會發生口腔黏膜炎,頭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高達9成會出現口腔黏膜炎,若再加上標靶藥物,幾乎每位頭頸癌患者都會面臨這種痛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曾顯群表示,癌症時鐘不斷快轉,除了癌症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因治療造成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也不可輕忽,因此在口腔黏膜炎初期,就應使用含碘漱口水,進行口腔清潔殺菌避免惡化,以免影響療程。

口腔黏膜炎分四級 病況嚴重恐引發致命敗血症

曾顯群醫師表示,癌症治療的口腔黏膜炎分四級,第一、二級表層黏膜紅腫、潰瘍,小範圍破損,患者還可進食,若是進展到第三、第四級,潰瘍範圍擴大至黏膜下層甚至皮下組織,細菌就容易順勢侵犯血管神經,引發致命的敗血症。此外,因為口腔疼痛吞嚥困難,也有患者進食時發生吸入性肺炎,尤其是年紀較長的患者更易發生,要特別小心。


化放療易有口腔黏膜炎 病況惡化恐致命!

口腔黏膜炎惡化 癌症治療恐須中止

就曾有一位罹患頰黏膜癌的70歲男性,因嘴巴張不開,清潔困難,經醫護人員指示,先口含止痛藥水,以棉花棒進入口腔清除殘渣,最後再用含碘漱口水漱口,口腔黏膜炎控制得宜,治療順利,近2年來腫瘤控制相當良好。曾顯群醫師指出,在癌症患者開始治療前,積極衛教口腔衛生很重要,合併疼痛控制、營養支持,能有效避免口腔黏膜炎進展至後期。一旦口腔黏膜炎惡化,不只有併發症的危險,且可能必須中止治療,不利於癌症控制,要特別注意。

研究顯示:含碘漱口水滅菌效果好

「坊間有許多口腔滅菌產品,研究顯示含碘漱口水的滅菌效果很好。」曾顯群醫師表示,加強滅菌可減緩口腔發炎疼痛,有助於黏膜上皮細胞組織修復,緩解口腔黏膜炎;如果怕痛,搭配止痛藥水或止痛藥,緩解疼痛感再進行清潔。若不清潔,情況只會更嚴重,建議接受治療的患者們妥善照護口腔,才能維持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台灣下一階段防疫怎麼做?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16日呼籲,全球應將新冠肺炎納國際檢疫傳染病,形成全球防疫規範,並建議台灣先將新冠肺炎列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則指出,各國都要做好社區感染管控,旅遊史不能做唯一根據,必須提高檢驗能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全球知名的卡通動畫《海綿寶寶》廣受小朋友歡迎,鮮黃色的海綿身體搭配2顆大暴牙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現實生活中就讀小學3年級的小雨,暴牙情形嚴重,咬合時看不到下排牙齒,嘴巴也閉不起來,因為心生自卑,在學校時性格文靜、不喜歡笑,也常下意識抿著嘴唇,媽媽決定帶她求助牙科醫師,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少群聚做足防備,而學童們的寒假突然延長,許多家長只好讓3C當保姆。一項眼科統計發現,相比去年同期,今年(2020)6-15歲學童配鏡人數激增近6成,顯示疫情讓學童曝露在近視驟增的危機之下。視力檢查還不夠 醫籲追蹤這兩項指標眼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歲有抽菸史的年輕當鋪老闆鍾先生(化名),因咳嗽至胸腔科看診,經X光與CT檢查後發現有四公分 (adenocarcinoma)腫瘤,且腋下、淋巴結跟鎖骨上都有淋巴結轉移,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院內病理組織檢驗,PCR單基因檢測結果EGFR基因並未偵測到突變 ,按照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