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後周邊神經麻痺 雲芝多醣體大幅改善

化療後周邊神經麻痺 雲芝多醣體大幅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指出,胃癌不分男女列為國人癌症死亡率第六位,多年來罹患人數不斷增加;醫師警告,胃癌常來的無聲無息,沒有感覺到疼痛,等到不適就醫多已是胃癌末期,預後不佳,且患者有逐漸高齡化、年輕化的趨勢,民眾必須多加留意相關症狀。

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詹德全指出,胃癌以三個項目決定期別,包含「癌細胞侵犯胃壁深度」、「淋巴結轉移顆數」、「遠處轉移至肝臟或骨頭」等,一般在手術前很難精確判定胃癌分期,需在手術後將患部化驗判斷,目前手術切除是胃癌治療最主要的途徑;但對於胃癌二期以上的病友,會採取輔助化學治療,患者面臨化學治療,往往因擔心強烈副作用而卻步,甚至放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部分嚴重副作用如周邊神經麻痺,恐讓患者無法靈活控制手腳動作,造成諸多不便,影響生活品質。

三總消化外科詹德全主任指出,市面上也有許多偏方及保健食品,聲稱可輔助癌症治療減緩副作用,他進一步提醒,一般保健食品適用於一般民眾,至於癌症病友則需使用高純度的「免疫調節劑」,例如雲芝多醣這類免疫調節劑能協助抗癌藥物對抗腫瘤癌細胞,調節化療藥物所產生的神經毒素,進而緩解免疫系統失衡所產生的副作用。根據臨床試驗顯示,化療搭配使用有藥品許可證的雲芝多醣體來調節免疫力,能提高化療療效並大幅改善周邊神經麻痺的症狀,目前已有健保給付胃癌患者,實為廣大病友的福音。

「胃癌若能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詹德全強調,台灣胃癌病人大多已出現腹脹、疼痛等不適才就醫,就診時已經是第三、四期,治療效果相對降低,建議年過五十歲的民眾,最好是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另外,預防腸胃道疾病,除了平時要飲食均衡、少碰鹽漬、氮鹽、燒烤食物、多吃含綠色蔬菜、水果,不煙不酒、充足睡眠、維持健康體態不過胖,都能減少發生胃癌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7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吃的安心!台北市政府結合20家學校午餐團膳業者,推動「食材登錄平台」。即日開始,每天上午10時30分將午餐的團膳業者名單、菜單、菜色照片,以及食材產地等資料,全部登錄於網上,供民眾查詢。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共20家團膳業者參與,服務145家國中小學,可查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家有自閉兒,可能是家長的最痛,治療效果不佳,致病原因更是不明。在最新一期Nature期刊中,一篇研究論文解開自閉症分子機轉機制,發現「拓撲異構酶」可促成與自閉症相關之長基因的轉錄,該物質如遭破壞,就可能導致自閉症及其它神經發育疾病。令國人驕傲的是,臺大腦心所黃憲松助理教授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急性結膜炎是夏天常見的眼睛疾病,主要是因流行性病毒感染眼睛所導致,又稱為「紅眼症」;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鴻哲指出,「紅眼症」的症狀包括眼睛癢、分泌物增加、異物感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結膜出血等併發症。臨床上,因紅眼症看診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主要是因病毒具有高度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肥胖會產生許多疾病,嚴重時有致命危險!根據醫學研究顯示,當BMI≧32有病態性肥胖出現時,沒有接受減重手術,每年死亡率近5%,若是接受減重手術,則可減少為1%;也就是說,當出現病態性胖時,進行減重手術治療,要比沒有做減重手術者,可減少近5倍死亡率。南市醫外科余信賢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