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出現白斑 小心為口腔癌徵兆

口腔出現白斑 小心為口腔癌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白斑癌化機率約為10%至20%,尤其紅斑更高達60%,若口腔出現斑塊時,恐為口腔癌徵兆,建議民眾就應盡快就醫檢查;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臨床上有一名患者就因對口腔出現白斑不以為意,直到九個月後病情加重時,確診為口腔癌第二期,為時已晚。

根據基隆市仁愛區今年的口腔篩檢,截至六月份已有771人,其中陽性數高達61位,確診有癌病變的則有4位;衛生局說,包括平時有抽菸、喝酒或嚼檳榔等習慣的民眾,都屬於罹患口腔癌的高危險族群,就連不加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就已經是致癌物,提醒民眾應減少食用較佳。

基隆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根據研究指出,有嚼檳榔、抽菸、喝酒等習慣的民眾,由口腔白斑轉為口腔癌的平均時間約為7.2年,且有部分患者發現癌前病變很久後才轉成癌症,也因此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篩檢,確保自身健康。

目前政府也提供吸菸或嚼檳榔民眾,30歲開始就能接受每兩年1次的免費篩檢,其中嚼檳榔的原住民可提早自18歲開始接受篩檢;衛生局提醒,若發現口腔出現任何異狀時,就應及早接受檢查,才能避免症狀惡化,造成遺憾。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03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次性醫療器材重消毒,醫團籲衛福部規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日前召開「醫院違法重消醫材 陷病人於感染危機」記者會,訴求衛福部規範一次性醫療器材使用。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陳鋕雄表示,各國多規範再利用的醫院應負起製造商責任,若允許醫院自行處理,應依據醫療器材風險來分級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現年65歲玉燕女士,去年左側乳房莫名出現5塊錢硬幣大小的瘀青,就醫確診為早期HER2乳癌,腫瘤直徑約3.8公分且癌細胞已侵犯淋巴,手術切除病灶後需接續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然而,在術後藥物治療期間,卻因多次人工血管感染而引起發燒和嘔吐等不適,直到完成化療,在醫師評估下拆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汪汪療癒創新AR教案 3D骨骼透視圖助正確按摩毛小孩已成為現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伴侶,相對應的動物保健與醫療照護需求也更多元,尤其是高齡犬。除了疾病預防之外,適時調整活動習慣並維持行動力也十分重要。長期關注動物福利的台灣拜耳動物保健事業部結合創新團隊,將AR技術運用於毛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足部健康嗎?根據國內知名皮鞋品牌所推出的「動態足壓量測系統」,累積超過5萬筆足測數據進行分析,高達九成以上國人步態有內偏或外偏的異常情況,其中以內偏步態最普遍,佔52%,30.6%屬於外偏步態,8.6%為一腳內偏、另一腳外偏。所謂人老足先衰,想要防老可得要多關心自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