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腫塊導致嘴巴痛到張不開 拖到舌頭潰爛已太遲

口腔腫塊導致嘴巴痛到張不開 拖到舌頭潰爛已太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口腔癌為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其中若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又為一般人123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純惟表示,當發現口腔內出現潰傷,且持續超過兩週都無法癒合,或口內和頸部出現不明腫塊時,就恐是口腔癌早期徵兆,應盡快就醫,否則一旦延誤至第四期,5年存活率僅約20%至30%。

口腔出現3公分腫塊 為積極治療演變第四期

臨床上,一名60歲男性,長期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兩年前發現口腔出現約3公分腫塊,但不以為意,直到嘴巴痛到張不開,甚至舌頭潰爛後才趕緊就醫,醫師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黃純惟醫師指出,患者不僅脖子的淋巴結多處轉移,也無法開口說話,且因疼痛難耐,僅靠著止痛藥止痛並未及時就醫,才會使症狀逐漸加劇。

治療第四期口腔癌 需大範圍切除病灶

所幸患者經手術順利取出全部舌頭及部分下頷骨,並安排化療及放射治療,但因吞嚥及說話功能還未恢復,仍持續積極接受長期復健;黃純惟醫師解釋,因患者屬於第四期,因此必須大範圍切除病灶,並透過化療及放射治療,以提升存活率,且後續仍持續接受語言及吞嚥治療,若有術後顏面缺損問題,則可藉由顏面重建手術,恢復患者自信。

若有抽菸嚼檳榔習慣 每兩年應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但因晚期口腔癌復發率高,因此即使接受治療後,仍得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且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戒除菸酒、避免吃太熱或太辣的食物等;黃純惟醫師呼籲,若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建議每兩年應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且若發現口腔癌病灶時,應積極接受治療,避免接受來路不民的民俗療法,才能提高口腔癌的預後。

【延伸閱讀】

健保新制 「腸」保健康

肺癌晚期能多活3年? 新一代ALK抑制劑助延命

SNQ品質標章醫護團隊獲證 17獎項落誰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俞女士人到中年,以為自己只是便秘,卻不料查出了4種腫瘤,一共6個腫塊!而且全部擠在小小的盆腔裡。 談到一種癌,就能讓人色變,何況一下子長出6個腫塊。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醫生分析,俞女士長出那麼多腫瘤,原因與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道菜有關,那就是梅干菜燒肉。 俞女士回憶說,她是去年12月發現身體有了變化...

閱讀詳情 »

冬瓜常被用來包餃子、燉湯,藥用價值也很高。冬瓜入藥時間很早,《神農本草經》稱其為“水芝”,因為長得像枕頭,民間又呼為“枕瓜”。 冬瓜的性質是寒涼的,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食用,經常腹瀉的人也不應該吃。那麼,什麼樣的人應該吃冬瓜呢? 冬瓜有生津、清熱、利尿、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肥胖會導致很多疾病,就連肝臟也會因為肥胖而出現脂肪肝;然而,也別以為體位正常就不會有脂肪肝,就有人是BMI正常,但是超音波檢查就發現有脂肪肝,原來問題是出在腰部的一圈肥油,肇因於鮪魚肚! 成年人脂肪肝盛行率近三成 根據統計,二十歲以上成年人中,脂肪肝盛行率近三成,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影響,更是大於其他任何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有硫酸鹽、硝酸鹽、氨、氯化鈉、黑碳、礦物粉塵和水,並包括懸浮在空氣中之有機和無機物,固體和液體的複雜混合物。而且除了沙塵暴之外,香菸也有PM2.5,細懸浮微粒PM2.5因為粒徑小,可深入肺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