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腫塊導致嘴巴痛到張不開 拖到舌頭潰爛已太遲

口腔腫塊導致嘴巴痛到張不開 拖到舌頭潰爛已太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口腔癌為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其中若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又為一般人123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純惟表示,當發現口腔內出現潰傷,且持續超過兩週都無法癒合,或口內和頸部出現不明腫塊時,就恐是口腔癌早期徵兆,應盡快就醫,否則一旦延誤至第四期,5年存活率僅約20%至30%。

口腔出現3公分腫塊 為積極治療演變第四期

臨床上,一名60歲男性,長期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兩年前發現口腔出現約3公分腫塊,但不以為意,直到嘴巴痛到張不開,甚至舌頭潰爛後才趕緊就醫,醫師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黃純惟醫師指出,患者不僅脖子的淋巴結多處轉移,也無法開口說話,且因疼痛難耐,僅靠著止痛藥止痛並未及時就醫,才會使症狀逐漸加劇。

治療第四期口腔癌 需大範圍切除病灶

所幸患者經手術順利取出全部舌頭及部分下頷骨,並安排化療及放射治療,但因吞嚥及說話功能還未恢復,仍持續積極接受長期復健;黃純惟醫師解釋,因患者屬於第四期,因此必須大範圍切除病灶,並透過化療及放射治療,以提升存活率,且後續仍持續接受語言及吞嚥治療,若有術後顏面缺損問題,則可藉由顏面重建手術,恢復患者自信。

若有抽菸嚼檳榔習慣 每兩年應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但因晚期口腔癌復發率高,因此即使接受治療後,仍得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且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戒除菸酒、避免吃太熱或太辣的食物等;黃純惟醫師呼籲,若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建議每兩年應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且若發現口腔癌病灶時,應積極接受治療,避免接受來路不民的民俗療法,才能提高口腔癌的預後。

【延伸閱讀】

健保新制 「腸」保健康

肺癌晚期能多活3年? 新一代ALK抑制劑助延命

SNQ品質標章醫護團隊獲證 17獎項落誰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王伯伯是一位癌症病人,對癌症治療向來很配合,不論是開刀、化療,甚至腦部轉移後,也依照醫師的建議做放療。雖然持續治療,癌症卻蔓延,體力開始下降,因此王伯伯的內心開始思考人生最後階段的事情。經臺中榮總家醫部醫護人員的說明,王伯伯了解到,過去簽署的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菜花並非難治之病,但最怕這3種情況:首先,是染病不自知,在疾病潛伏期還持續與人發生性行為,感染他人。其次,是染病忌醫,自己亂塗藥膏,亂用偏方,導致病灶擴大。再者,是沒有慎選菜花治療專科醫師,採用療法治標不治本,導致一再復發,徒增病痛及心理創傷。   中醫師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傷疤是許多人的夢魘,除了影響外觀,還可能會痛、癢。如果只是表皮損傷時,不太容易留疤;但若傷及真皮層,難免會留下永久的印記。對此,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醫師邱足滿表示,此時就要妥善照顧傷口,盡快讓它復原,不想留下明顯的痕跡,就要做到以下的除疤祕訣喔!   常見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研究指出,患有不寧腿症候群的人,即使沒有憂鬱症、糖尿病和失眠等潛在疾病,自殺或自殘風險仍高出常人許多。研究人員提醒,醫護人員應該要留意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這是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公開》(JAMA Network Open)公布的調查結果。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