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增第24例確診!又社區感染? 北部6旬婦近2年無出國史也染疫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出現第24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晚間發布訊息表示,確診國內第24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北部60多歲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其近2年無出國史,指揮中心正持續追蹤接觸者及發病前活動史。

指揮中心下午才公布第23例確診,為國內首例死亡白牌車司機的60歲妹妹,研判同在家庭聚餐一桌吃飯感染,該家庭群聚已有5人確診。沒想到深夜雖未召開記者會,卻以新聞稿方式發布又添一例。

指揮中心指出,第24例確診病患是在1月22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於22日至29日4度至診所就醫,因症狀加劇且出現呼吸急促情形,29日晚間前往醫院急診,經檢查診斷為肺炎,30日收治住院,因病情惡化,2月10日轉入加護病房,並於2月17日因醫院配合指揮中心針對流感併發重症檢體檢驗結果為陰性者的全面性回溯追查而被通報採檢,故轉收至負壓隔離病房,今日確診;個案目前持續隔離治療中。

由於沒有明確感染源,難不成又是一起社區感染?對此,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僅說,個案女兒的同學曾有中港澳旅遊史,婦人在1月6日曾與自杭州返台的女兒同學接觸碰面,但由於接觸時間與發病時間間隔過長,研判可能性較低;而婦人退休後活動史單純,一般不是在家看電視就是在社區運動、呼朋引伴唱卡拉OK。

指揮中心先前是針對113名、1月31日至2月12日的流感併發重症患者全面性回溯採檢,也因此才發現死亡首例的第19例白牌車司機,至於此婦人雖早於1月30日就因流感重症住院,但醫院方面仍然通報採檢,這才又找到1例無旅遊史、無確診個案接觸史的個案。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已掌握其密切接觸者共360人,包括家人、朋友及診所醫院人員,目前正安排接觸者採檢。將持續調查是否有其他接觸者,以進一步匡列、追蹤、採檢及隔離。另將針對個案發病14天前的活動史與可能暴露者,進行回溯追蹤調查,以找出可能感染源。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今日下午4點,國內新增14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目前累計通報1927例,檢驗結果為24名確診(含8例本土病例)、1822例排除、餘檢驗中(37例初驗陰性)。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衛福部驚爆這2件事 害全台負壓隔離病房瞬間只剩4成

同桌吃飯60歲妹妹也染疫! 死亡白牌車司機一家已5人確診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千萬別輕信皮膚問題可以輕易「洗」得掉,否則恐惹出大麻煩。門診就有一名2歲女童,飽受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爸媽誤以為是皮膚表面壞菌過多作怪,自行購買抗菌沐浴乳、還增加洗澡次數,以為可以幫寶貝女兒一舉消滅皮膚壞菌,沒想到反讓女童全身乾癢、皮膚紅疹問題加劇。 台灣幼兒有皮膚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使用普及,卻也帶來負面衝擊!董氏基金會最新出版《預防網路霸凌:你看不見的傷害》一書,就提出關於網路霸凌大眾都該注意的10項數據與事實,其中一點,根據美國調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路霸凌的現象增加了7成。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網路使用普及下,兒童青...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頭痛、肌肉痠痛,或者是跌打損傷等,現代人面對疼痛來襲,最常見的狀況就是自行到藥局買上幾顆止痛藥吃,但吃止痛藥其實有些禁忌要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威廷提醒,像單純止痛的普拿疼,不具有消炎效果,雖然市面上相當容易取得,但需注意一天不能超過8顆(4000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